APP下载

基于贫困人口及精准扶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2018-12-10刘京京

中国经贸 2018年21期
关键词:灰色预测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刘京京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贫困治理的思路逐渐从普遍偏向的普惠式扶贫向精准扶贫偏向的瞄准式扶贫转变。精准扶贫也成为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关键决胜阶段的贫困治理战略和制度安排。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推进扶贫开发战略,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由于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城市改革和二元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我国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愈加庞大,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城市贫困人口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灰色预测;主成分分析;模糊综合评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贫困人口脱贫史。解决农村贫困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最辉煌成就。我国长期把焦点放在虽然相对于农村贫困状况而言,城镇贫困是规模小而且问题较少。然而,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和收入差别的扩大,部分低收入城镇人群生活困难等问题始终是不可规避的现实。我国政府从未明确划定城市贫困线,因此无法对全国城市贫困形成一致认识,使精准扶贫,精算扶贫成为难点。

在低保标准的理论研究方面,相关学者通过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了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CPI等因素对低保标准的影响。

基于相关理论和研究经验,通过文献分析法、数量研究法对全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特征、分布进行研究,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通过构建模型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机制,从而提出缓解城市贫困的建议,以期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国家和社会的扶贫视角一直投在农村,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结构的急剧变迁,以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总量不断上升,规模逐渐扩大,城市贫困问题日趋严重。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1.贫困人口分布状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关数据,再结合各地区各年的统计数据,本文搜集了2016年各地区城市居民低保情况的相关数据。利用MATLAB绘制贫困人口分布图。

综合所得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特征: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发生率与各地区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因此该地区的城镇贫困问题相对较小,而对于那些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的地区,问题较大。

将我国地域分为东、中、西部,分析城镇贫困发生率,如图3所示:

我国现阶段的城镇贫困发生率呈现东、中、西由低到高排列,其中又以西部地区贫困率最高。

2.精准扶贫的研究和实践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來,国际扶贫政策从普遍偏向的普惠式扶贫开始逐渐向瞄准式扶贫转变。随着我国扶贫脱贫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决胜阶段,经济增长带来的减贫效应不断下降,扶贫资金漏出严重,贫困人口识别精度不高,传统的扶贫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需求,对扶贫工作的精准化要求不断提高。

我国政府从未明确规定低保标准的计算方法,各地采用基于本城市发展的角度制定了自己的贫困线。例如北京采用抽样调查法,上海采用恩格尔系数法,广州市采用收入比例法,厦门市采用市场菜篮子法等。显而易见,出现了各区域随意调整低保标准、低保标准的地区差异过大等弊端。

三、实证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称F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它的优点是结果清晰,系统性强,能很好地解决模糊并且难以量化的难题,适宜解决各种非确定性问题。

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最重要的关键性评判指标,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构造多层次指标体系,结合问题实际,构建如下表所示的指标体系。

传统的人口预测模型有Lesile人口模型、马尔萨斯模型、Logistic模型,但是,由于限制条件,本文不能对涉及以上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统计,因此本文将会用到灰色预测模型。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优点是有渐进白指数率重合性,弥补了原灰色预测方法不具有白指数率重合性的缺陷,提高了建模精度。

1.GM(1,1)逐步优化建模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指标选取

随着城镇化的本质内涵、运行机制与推进目的,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将我国城镇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本文从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和选取的方便性等方面考虑,选取了以下数据指标来测度我国城镇化水平。

X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X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3:第三产业比重;X4:教科文为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率;X5:公路里程。

四、结论与建议

加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是科学制定保障标准,合理界定救助对象。二是以分类实施低保为基础,全面提高特殊困难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能力。三是关注贫困边缘人群,建立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四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对社会贫困人口的救助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思佳.单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创新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1):52-53.

[2]孙锡,王宪杰.灰色系统理论在统计分析与预测中的应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30-33.

[3]任仪.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财政支持方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8(02):30+34.

[4]苗雪兰,宋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N].电子商务时报, 2010-10-6(3).

[6]朱红,司光亚.JSP Web编程指南[J].计算机学报,2011, 35(13): 5-10.

猜你喜欢

灰色预测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唐山经济的影响
收益还原法在房地产估价工作中的应用与改进
第三方物流配送网络运行能力评价
高职数学分层教学学生成绩评价的数学模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蚌埠市人口结构的影响的探索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组合预测法在我国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