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水稻”将给餐桌带来哪些变化

2018-12-08

地理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盐分盐碱地稻米

“海水稻”是否长在海水里 “海水稻”并非能长在海水中的水稻,而是一种不惧海水短期浸泡,能在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为区别于普通水稻,將之为“海水稻”,又称“海稻”。

众所周知,土壤中的盐分对农作物伤害很大。一般来说,含盐量低于0.3%的土地为“轻盐碱地”,农作物产量只有正常土地的八九成;含盐量0.3%~0.6%为“中盐碱地”,产量只有五到八成;超过0.6%为“重盐碱地”,产量低至正常土地农作物产量的两成。全球各地海水的平均含盐率为3%~5%,基本是陆生植物的禁区。袁隆平参与的海水稻增产计划,是要在3~5年内,选育出能在盐分浓度0.3%~0.5%的土地中生长,并能达到亩产300公斤以上的水稻新品种。

“海水稻”有一定抗盐碱能力,在淡水稀缺的沿海地区,用稀释海水浇灌稻田来节省淡水资源的办法也是可行的。这种做法,袁隆平在其青岛的“海水稻”试验田正在探索进行。

天然绿色有机食品 有人会问,盐碱地里长出来的稻米,会不会吃起来口感不好?

“海水稻”不仅口感不差,还很香。因为“海水稻”所生长的滩涂地和盐碱地中矿物多,因此,所产稻米的微量元素含量比普通稻米丰富。“海水稻”米是海红米,因其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脱粒后的稻米呈胭脂红色。经检测,“海水稻”的稻米与普通精白米相比,氨基酸含量高出4.71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专家认为,海水稻至少有4个优点:一是“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以使用半咸水,能够节约淡水资源;二是由于盐碱地中微量元素较高,因此“海水稻”矿物质含量也比普通稻要高;三是稻“海水稻”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生长,很少患普通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基本不需要农药,是天然的绿色有机食品。

盐碱荒地或能变成良田 除此而外,“海水稻”的推广种植有望改良盐碱地,使之逐渐变成良田。

水稻为何能改良土地?对此,科学家进行了分析,过去人类改造盐碱地,往往采用大水洗地的办法,但水退之后,随着水汽蒸发,盐分又会回到土壤表层。而水稻生长周期中都离不开水,对土地的改良是持续的。这样,种几年水稻之后,盐碱地可能转化为耕地,其他作物也能种植。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试验证实,湛江多年种植“海水稻”的盐碱地,已经可以种植花生和普通水稻了。而根据报道,江苏有一块滩涂地,经过多年“海水稻”种植,土地盐分下降到0.3%以下,可以生长普通作物了。

摘自2018年6月《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盐分盐碱地稻米
“希望这‘光板’的盐碱地都变绿”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奇葩植物使盐碱地变景观
海水这么咸的原因
摄影欣赏
盐碱地变良田
盐碱地变良田/盐碱地为什么不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