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高考命题思想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2018-12-08陈权

地理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命题考查素养

陈权

摘 要:高考地理命题思想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等,文章认真研究总结出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思想,以指导地理教学工作,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普通高考;命题思想;地理教学

一、2018年高考命题思想

从全国Ⅰ、Ⅱ、Ⅲ卷看,命题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着重考查考生对地理主干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掌握及理解分析能力,命题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凸显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命题思想。

1.凸显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018年各套试题都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情境设计中突出反映当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考查考生应对实践问题的素养。命题力求在学与用之间搭建桥梁,避免学习与社会实际脱节,考试与生活脱节。如全国Ⅰ卷第9~11题,以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为情景,其中提及的线路分布、走向及里程信息均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获取的。全国Ⅱ卷第4~5题,选择澳门半岛地图信息为主创设情境,文字材料介绍了澳门半岛的地形特点和不断填海造陆的事实,地图重点显示澳门半岛山丘、街道分布和几条街道的名称,引导考生认识地名蕴涵的历史发展、环境变迁等信息,考查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2.凸显人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注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主干知识,积极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协调、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增强考生生态环保意识。如全国Ⅲ卷第44题,以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堑秋湖”为案例,要求考生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3.凸顯时代性

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合作共赢、一带一路等理念,突出反映当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考查学生应对实践问题的素养。如全国Ⅰ卷第36题依托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创设情境。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全国Ⅱ卷第44题,以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为案例,旨在考查白洋淀的重要生态服务价值。

4.凸显开放性

2018年地理命题体现了考查内容的开放性,没有唯一答案,旨在考查考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国Ⅱ卷第43题第(2)小题要求学生设计依托“佛手山药”的旅游项目。考生通过信息提取和加工,可以从旅游的游览、饮食、购物等多方面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策略、建议等。全国Ⅱ卷第43题、全国Ⅲ卷第3~5题体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产业扶贫,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等精准扶贫举措设置问题,具有开放性。

5.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刻不容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全国Ⅲ卷第1、2题,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为素材,辅以油纸伞采用传统方式,全手工制作的工艺流程进行命题,考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和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

6.凸显能力立意

2018年地理高考命题凸显能力立意。一是非常注重考生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品质、创新意识,有利于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创新潜质强的学生。如全国Ⅱ卷第37题,以美国龙卷风为案例,展示龙卷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的影响。二是考查对地理事物的观察、概括、归纳以及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特征的分析与综合,要求学生运用各类地理图表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依存关系等有条理地推理、概括与归纳。如全国Ⅱ卷第37题,通过对地理空间动态过程的分析、规律概括等学科思维模式的运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启示

每年的高考命题都以课标为依据,因此,地理教学应以课标为指导依据,将其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1.重建认知结构

从近年高考地理试题看,考查的课标点为主干知识、基本原理和能力点20余个,考查课标点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打破章节、模块界线,重新建立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突破教材的原有结构。例如,可以将必修3、选修3、选修5整合到必修1、2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体系、认知方法、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

2.淡化纯知识点

近年高考地理命题大都考查主干知识点,淡化细节性知识或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各种矿产资源的名称与分布等。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点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3.注重方法和过程

方法与过程是地理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近年的地理高考命题非常重视对地理方法与过程的考查。因此,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本中的地理现象探究学习方法,理清现象产生或形成的过程,如冷锋、暖锋、大气热力环流、海陆间循环等内容。

4.重视案例的引领作用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可以把课本中的每一个实例、图文、表格都看作案例,如西欧乳畜业、美国“硅谷”、美国农业带等,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

5.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是近年地理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如地形与气候、地形与河流、地形气候河流与农业、地形气候河流与聚落、地形气候河流与工业、地形气候河流与交通等,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命题考查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