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

2018-12-08任海利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

文/任海利,重庆交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1 引言

制造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仍然起主导作用,我国制造业的增长经过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地分散发展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聚发展的转变,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有着明显的东部集聚特征,在服务业以及城市化三者的关系中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怎样缩小地区差距的问题,而工业空间分布差异是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探寻中国地区差距形成原因,必须分析中国工业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由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成为了一个热点。

吴三忙借助重心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1]。经过研究,他们发信从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动方向看,198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南下东进的特点。到2003年后我国部分制造业呈现出北上西进的特征。赵群毅[2]借助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从制造业空间分布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从区域分布的制造业属性看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更明显,相比之下,资源依赖制造业更多分布在北部及中西部地区。

2 制造业集聚发展的趋势

理论上,主流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且忽视空间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在不考虑自然资源分布异质性的情况下,现实世界将变成一种“无城市”的世界或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很显然,这与现实世界到处是产业集聚和城市快速发展的事实不相符合,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的解释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核心任务之一。

罗勇[3]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精确地测定了中国二十个制造业分布在2003年、2007年,2013年的集聚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程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聚集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五省市集中度相对很高,西部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研究还表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之间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制造业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而且这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范进勇通过本地市场效应得到了产业聚集的机制,并运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证实存在本地市场效应[12]。他们研究指出了本地市场效应的重要特征,既是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会扩大。

3 制造业与服务业及城市化之间的相互联系

根据经济理论研究以及发达国家的实践,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服务业将逐渐凸现其重要性。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经济研究随之而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服务经济的研究更为集中。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直接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快速转移。袁志刚运用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判断[5]。他们研究发现,我国原来三大直辖市即上海、天津、北京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中国西北西南地区仍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同时,指出整个大陆的第二产业有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可能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中心。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城市入口比重不断提升的人口流迁过程和非农业结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大力推进城市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缩小城乡差别最为根本而有效的途径。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自于各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表现在其所自身产生的规模经济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资源优化配置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具体表现为投资规模的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换和人力资本提升等等。

Henderson测算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6%,明显低于人均收入与中国大致相当国家的55%的城市化水平[6]。而且远落后于发达国家70%到80%的城市化水平。由此看出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这也意味着未来10到20年,我国将加速城市化进程。

4 结论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将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力量,而制造业将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分散。随着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贡献程度会出现一种交际形象。即制造业在城市化早期阶段起主要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服务业在大城市中出现集中化趋势,进而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力量。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海陆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秋冬季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沿海地区冬奥项目发展的研究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