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问题及风险控制

2018-12-08吕昕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

吕昕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西安710119)

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为了有效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引进新的操作技术并创新新的服务模式以及开拓新的市场等多种金融创新方式,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力,获取更多更高的利润,在外在压力与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形势下,全面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展开金融创新工作[1]。但是通过已有金融创新的实际过程可以得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存在极大的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金融创新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分析。因此在这种实际的金融创新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特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良好实现金融创新的实际发展目标,减少金融创新为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得到健康而稳定的运行与发展。

一、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具体情况分析

现阶段,我国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等都提出了具有高度专门性的产品创新机制,目的是为了全面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并提升自身业务效益的金融产品,例如资金托管、投资银行、多种不同形式的理财产品及企业年金等形式。

1.实现了中间业务中的金融产品的全面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在对票据承兑业务、国际及国内结算业务等传统中间业务进行全面巩固与发展的同时,积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实现了对代理证券、代理保险等新型业务的开发与发展。除此之外,还进行了远期利率、利率互换、远期外汇买卖、利率调期以及比重互换等多种可行业务的开发工作[2]。通过新型业务的开发与发展进一步提高银行的资金流动,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对客户资源实现充分的利用,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业务。在对分支行需求进行收集及市场运行情况的全面掌握基础上实施国内结算线条,并通过充分论证的方式,积极创新并研发出三款国内结算的新产品,进一步为收入来源的创新及结算种类的丰富拓展了渠道。

2.促进了负债型业务的进一步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手段创新过程中,实现了对金融业务科技含量的全面提高,并对不同市场之间相互关联的业务进行了有效的开拓。在科技上进行了资金的投入,根据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建立起电子支付、清算以及转账系统,并推出了具有多功能的金融工具,实现资本市场中资金回流,进一步为银行发展拓展了资金的来源渠道[3]。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自主研发性的金融产品,推广产品较为雷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新产品的推广数量较多,但是自主研发的产品还是十分缺乏,有些创新产品虽然已经得到了研发,但是却没有展开实施与办理。除此之外,还有些创新产品是通过市场发展机遇引进一些较为简单的国外金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这类金融产品缺乏较高的创新层次,具有极高的同质性。在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中,因为没有对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展开深入研究,对客户的具体需求也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在功能上存在同一性。

2.缺乏教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供应链金融自身具有较高的金融技术性、整体性与创新性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管理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现阶段,我国有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展开了供应链的融资管理工作,但是还没有全面建立具有单独性的运营机构,也没有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操作平台与相关的管理部门,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在供应链中的押物处理、审核、评估等环节上缺乏较为专业化的管理手段与运营机制。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管理、信用调查以及动产担保等多种方面都没有形成较为体系化的运行风险预防控制机制,对核心企业的交易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外部的机构监督管理风险等多种方面都不能很好地进行统筹与识别。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金融风险

1.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一个商业银行想要得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全面保持并提高自身的信用程度。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及推出的金融产品,都与银行的信用有着很大的关系,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金融类产品与传统的贷款以及储蓄等业务相比较自然存在更大的风险性,尤其是对于表外业务及创新透明度不高的业务来说,这些业务的自由度较高并且业务杠杆性较强,在实施办理的过程中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5]。除此之外,因为商业银行的金融类业务没有严格而完善的监督管理手段,对于业务的约束力不够,在办理与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风险,会直接威胁到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生存。

2.商业银行存在技术与操作上的风险。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金融领域对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信息化以及金融管理数字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上的创新就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但是,计算机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必然存在安全问题,尤其在广泛应用之后,这种安全问题甚至会转移到其他领域[6]。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操作上,因为没有完全掌握操作技巧很容易引发风险性问题。除此之外,因为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技术更新的速度,导致原先技术过时,在这种新旧技术交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摩擦风险。有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新技术中存在的业务缺陷而展开非法诈骗以及盗取等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商业银行运行与发展的安全性。

四、加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1.全面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实现对创新机制的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金融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性问题给予充分的认识,不能只在意眼前的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银行的长期长远发展,立足于银行发展实际情况及时代发展特征全面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在金融创新工作进行决策时,商业银行必须展开全面而系统性的调研,充分规避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7]。与此同时,在金融产品的营销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积极分散并有效转移相应的风险问题。在金融创新的业务实施过程中,对风险实施高强度的控制才能够有效规避义务中存在的风险。市场发展与政策对金融创新产生的影响必须做到全面地考虑,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地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

2.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及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相关防线信息的获取,在商业银行内部实现电子化的管理,保证信息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对于商业银行中的会计信息而言,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对其相关风险的监管与处理,对金融创新业务进行科学性的风险评估,从而为相应的决策任务提供合理的参考。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及时结合自身业务办理情况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也是十分关键的,及时发现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找准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与消除,确保整个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业务得到顺利的展开与进行,全面减少因为风险问题带来的损失[8]。商业银行还应当与时俱进,定期结合新政策与新技术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工作展开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本文围绕着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具体情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金融风险,以及加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四个主要方面展开了论述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全面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发展上实现有效的创新,为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的实际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1] 王永海,章涛.金融创新、审计质量与银行风险承受——来自我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4,(4):81-87.

[2] 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课题组,李晓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其风险防控的研究[J].浙江金融,2014,(9):4-10.

[3] 孙天一,左悦,陆筠庭.上海自贸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研究——基于区内银行的实地调研[J].亚太经济,2016,(3):24-29.

[4] 蒋雨亭,史彦泽.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力与监管制度的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6,(11):51-58.

[5] 李栋,王洪礼,李胜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8):53-54.

[6] 伊志宏,宋华,于亢亢.商业银行金融供应链创新与风险控制研究——以中信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54-60.

[7] 贾清显,陈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内部控制——基于雷曼的案例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3):85-87.

[8]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万州分行课题组.个人理财:金融创新之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举措[J].中国金融电脑,2006,(10):60-63.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