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分析的艺术类ESP课程的几点建议

2018-12-07金敏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建议

【摘要】ESP(即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既有过硬专业知识且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需求理论,考察了浙江传媒学院艺术类ESP课程的设置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就艺术类ESP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ESP;需求分析;艺术类ESP;建议

【作者简介】金敏,浙江传媒学院。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迅猛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媒介之一,其地位日益突出。社会需要既有过硬专业本领、又有良好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参与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就如何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专家和学者认为,“对中国大学英语来说,ESP 应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多快好省地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其主要途径是 ESP。”在传媒艺术类院校开展艺术类ESP课程,建立合理可行的ESP课程体系,也是符合时代变化的举措,有助于培养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一、ESP及需求分析理论

ESP全称为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这一概念是由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指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如法律英语、商务英语、广告英语等。Hutchinson & Waters(1987)将ESP定义为“以学生的学习目的为出发点,根据学习需求来决定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另外,Strevens(1988)认为ESP有四个绝对特征:1.满足学习者特殊需求;2.与特殊学科,职业与活动相关;3.以某种特定活动的语言句法、词汇等为中心;4.是相对于“普通英语”而言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ESP教学以来,学者和专家对此都颇为关注。ESP教学也成为了我国的通用英语教学的重要补充。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与深入,ESP教学与研究也不断深入,开设了各式各样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ESP课程设置的一个特点是需求分析。这里的需求主要是指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获得,从而了解学习者对课程的需求、学习动机、他们的初始水平、存在的学习困难、对学习后的结果期待等内容。这些信息就是ESP课程设置的导向与基础。

二、艺术专业学生考试及特点分析

艺术专业的学生相对于与普通文化类学生,在考试程序上具有独特性。这也与艺术类院校的招生方式有所关联。艺术类院校招生往往以专业课成绩为主要指标,而文化课的录取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专业。艺术类招生先考专业,专业课成绩合格再进行文化课的考试,这就使得大多数艺术类考生把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专业课的准备上,无暇顾及英语等文化课。这也导致了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使用水平相对较弱。

与此同时,艺术类学生在思维和性格上也有突出的特点。受长期的艺术影响和熏陶,他们大多数活泼外向,善于交际,有较好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性。但是,他们也比較倾向于感性地处理事物,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总的说来,艺术类学生专业本领过硬,但是英语能力较为欠缺,这就限制了他们毕业后的职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渴望出国深造、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学生,负面影响就更明显了。这也体现出了在艺术类院校开展ESP教学的重要性。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浙江传媒学院艺术类学生对ESP课程的需求情况;通过与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ESP课程的认识和评价。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环节,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65份)觉得有必要学习ESP课程,来补充他们的专业学习。对于学习ESP课程的目的,主要体现为“阅读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和书籍”、“与国际同行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为今后找个理想的工作做准备”、以及“深化对专业的认识与理解,促进本专业的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对ESP课程有较高的需求,也有良好的动机去学习此类课程。

同时从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学生虽然有需求有动机去学ESP课程,但也存在一些困难。绝大多数学生(82份)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不够、基础不佳,对ESP课程望而生畏,这部分学生觉得自己通用英语都没学好,更不用谈用英语去学习专业了。由此衍生出其他的一些困难,比如觉得教师用英文授课听不懂、目前的ESP课程教材偏难看不懂等。

学生对于学校ESP课程的期待主要体现为:希望学校多开设ESP课程;选择或选编集专业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且难度适中的教材;ESP课程老师自身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过硬英语水平的复合型老师。

2.教师访谈。在教师访谈环节,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1)是否有必要为艺术类学生开展ESP课程?(2)如何评价目前的ESP课程?(3)在开设ESP课程中,是否遇到过挑战与困难?

对于第一个问题,参与访谈的三位老师都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ESP课程。学生在学习ESP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学习巩固了本专业的知识,也提升了英语水平。学生具备了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与提升了用英语交流专业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有利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对于ESP课程的评价,接受访谈的老师认为,学校已经开设了一些ESP课程,如《影视英语》《新闻英语》、《文秘英语》、《美术英语》等,在ESP课程上做了一些探索。但是目前任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目前的ESP课程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有些课程并非持续性开课,以及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市面上出版的教材,并不一定适合本校学生使用。

在讨论“教授ESP课程过程中的挑战”时,接受访谈的教师指出,目前承担ESP课程的教师主要是英语教师,他们的本行主要偏向于英语文学或语言学方向,在教授专业性很强的ESP课程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有时需要花时间讲解基本的语言语法,影响上课进度。目前ESP课程主要是以选修课形式展开,一般学生一周只上两节课,课时量有限,但一门ESP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课程内容较多,所以会出现“来不及上”或者“讲不全面”的状况。另外,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主流ESP教材对于艺术类学生偏难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导致了“学生难以消化”、“教师授课难度提升”等问题,需要授课教师对教材进行评估、选择和编排。

四、关于艺术类ESP课程的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完善本校艺术类ESP课程体系:

首先,在需求分析基础上,整合并完善艺术类ESP课程的设置。通过需求分析,深入了解应该教什么是符合学生需求的,该怎么教才能获得最好效果等问题,从而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ESP课程。

其次,建立ESP课程教师团队,加强跨学科跨学院合作。建设并完善ESP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发展ESP课程师资力量。研究中发现,目前本校的ESP教师在专业上面临一些挑战。建立团队有利于相互探讨、集思广益,也可以保证开设课程的持续性。通过跨学院合作,一方面有助于专业教师为英语教师就专业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在教材的选编安排上也可以两方合作,从而发掘适合本校学生且富于专业性、实用性及趣味性的教材。另外,对ESP教师进行校内外的专业的培训,也有助于他们更好把握专业内容。

再次,升级教学硬件设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前文提到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善于交流,且富有创造性。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智慧教室等)、豐富的教学手段(如利用真实的情境材料、角色扮演等)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交流,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趣味性。

最后,努力做好EGP(一般用途英语)和ESP的衔接和互补工作。艺术类学生因为英语基础薄弱,所以在ESP课程之前需要补充和巩固一般用途英语领域的词汇、语法、篇章知识,从而为下一步的ESP课程打好基础。在ESP课程进程过程中,如遇到ESP知识缺乏的问题,教师也应该一定程度上进行补充,从而保证学习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79-83.

[2]卫乃兴.也谈ESP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1994,2:32-35.

[3]Hutchinson 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4]Strevens,P.ESP after twenty years(Eds)[J].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