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8-12-07彭文雅陈洁李万娇

医药前沿 2018年35期
关键词:癌痛阿片类延续性

彭文雅 陈洁 李万娇

(广东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内科一区 广东 广州 510120)

1.研究背景

癌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约70%的癌症晚期患者都会出现此症状,若没有及时的缓解,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还会对其交往能力、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困扰[1]。随着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开展,住院患者的疼痛能得到较好控制和缓解。但患者出院后,存在医护人员空白期,其规范化治疗难以延续[2]。因此,为癌痛出院患者给予延续性健康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60例癌痛患者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探讨其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口服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的中、重度患者,其中男性有78例,女性42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为56岁;其中肠癌19例,肝癌7例,肺癌26例,卵巢癌11例,鼻咽癌29例,乳腺癌23例,胰腺癌5例。纳入标准:确诊恶性肿瘤患者;无精神病患;无认知、情感障碍;无语言沟通障碍;预期寿命>3个月;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都要口服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者。所有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与疼痛强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研究方法

2.2.1 疼痛评分 使用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NumeIical RatingScale,NRS)将疼痛程度分为: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3]。患者入院时NRS疼痛评分为4~10分,住院期间予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出院疼痛评分为1~3分,出院后仍要口服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

2.2.2 对照组 出院时由管床护士进行常规健康宣教,重点讲解癌痛治疗相关知识,告诉患者不要忍痛,使用止痛药的名称、方法和使用剂量,必须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止痛药的剂量及次数、告知药物妥善保管的要求,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如何正确表达疼痛、告知服用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

2.2.3 实验组 在常规健康宣教上,于出院后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出院当天,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建立个人疼痛随访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出院日期,电话,目前疼痛评分,疼痛部位,性质,目前止痛药,用法用量,是否按时服用,过去一周最痛的分数、次数,目前镇痛是否满意,睡眠情况,能否睡着,能睡多少小时,饮食情况,有否便秘,是否有其他不良反应,有无关于使用止痛药物的顾虑。将主管医护人员的联系卡片发给患者,并告诉患者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联系医护人员。出院后由癌痛专科护士担任随访人员,对患者每周进行电话回访1次,如果患者疼痛程度严重,可以增加随访次数,每个出院患者至少回访4次,每次20~30分钟。回访内容包括:患者目前疼痛评分,疼痛部位,性质,目前止痛药,用法用量,是否按时服用,过去一周最痛的分数、次数,目前镇痛是否满意,睡眠情况:能否睡着,能睡多少小时,饮食情况,有否便秘,是否有其他不良反应,有无关于使用止痛药物的顾虑等。回访者对患者在疼痛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告知身体依赖与成瘾性的区别,说明成瘾性很低,遵医生嘱托按时服药对疼痛治疗的重要性,给予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癌痛控制,讲解癌痛居家护理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教会患者疼痛自我管理的方法和书写疼痛日记,提高治疗依从性。

2.2.4 评价方法 出院第4周结束后,由负责回访的癌痛专科护士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完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记录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主要通过是否按时服药及是否按量服药这2项指标评价,依从性的判断使用“是”和“否”,2项都为“是”,定义完全依从;1项为“是”,定义部分依从;2项都是“否”或擅自停药、改药者,定义完全不依从。疼痛治疗效果评价采用疼痛缓解的4级法[4],即完全缓解(CR):疼痛完全缓解消失,睡眠不受影响;部分缓解(PR):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影响,可以正常生活;轻度缓解(MR):疼痛有所减轻,但能感觉有明显疼痛,睡眠、日常生活也受影响;无效(NR):疼痛没有缓解甚至加重。疼痛控制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2.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而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6.6%,而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6.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的比较

4.讨论

疼痛被确认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项生命体征,其作为癌痛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对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规范化的止痛药物应用可缓解90%的疼痛,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癌痛仍然存在。影响癌痛控制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癌症患者接受止痛药物治疗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疼痛治疗的效果[5]。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护士按时发药及指导和监督患者的服药情况,服药依从性较好,但出院后缺乏护士用药监管和宣教,无法完全按照医生和护士的嘱托按时按量用药,依从性差,担心药物成瘾性以及对药物副作用的顾虑等因素,私自减少服药次数或用药剂量、不按时服药或自行改服其它止痛药物,导致疼痛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延续性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患者出院后,将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生活中,通过电话回访方式来规范和引导患者的用药行为,可以动态掌握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估疼痛控制效果、药物不良反应、了解患者的顾虑,及时发现患者误区并加以纠正,告诉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加强心理护理,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当出现负面情绪时,要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和安慰,增强治疗信心。另一方面,还可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醒家属监督患者遵医嘱服药,且实施过程中可令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改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疼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5.结论

综上所述,延续性健康教育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护理措施。它不仅能提高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癌痛阿片类延续性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阿片类镇痛药所致肠燥津亏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