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流言》感受张爱玲的文字魅力

2018-12-07张虹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流言才华张爱玲

文/张虹,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张爱玲被誉为最具天才的作家之一,声名鹊起于上世纪40年代的文坛。其小说散文各有千秋。本文主要是就其散文集《流言》进行文字赏析。

所有喜爱张爱玲文字的读者会从《流言》里看到一个几乎完全真性情的她。这本书初版的封面是她自己的设计,线条简约的民国女子的剪影像,虽然看不到面容和五官,那微微侧着却是俯视的姿态足以让人能窥测到其实画的是她自己,是才情绝世不安于人云亦云的张爱玲。所谓她的傲世孤高,也不过是她后半生一个人蛰居、远离热闹喧哗留给旁观者的表象。

《流言》是她最早的散文集,收录了她1943、1944年断断续续写的一些文章,将散见于报端的文字集结。据说“流言”两个字,书名取自“Written on Water”,意为水上写的字,说它不持久,但是又希望它像谣言传得一样快。确实如此,书如其名,真的成了张爱玲的经典著作,被岁月打磨之后更加光彩熠熠。生活里的不堪和美好,在她那里都可以用文字温柔以待,难怪张迷们痴心膜拜她,用时下的话来说,她才是有料的真女神吧。

这本《流言》像她的小说《沉香屑》的书名一样考究,对张来说,她写小说的天才在她的随笔里更加肆意张扬。因为散文的短而简,几乎是字字珠玑。她的散文集的每一篇,都有各自景色,处处生辉,虽然里面飘着淡淡的凉薄人生,却盖不住那些靓丽和欢愉,无论如何,那是她“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年纪时留下的文学记录。我想她也许是“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这是需要修行和资本才能且才敢做的,但是20几岁的张爱玲就已经做到了,她的背景是自己的天赋和才华。

张爱玲自己一直标榜自己的爱钱,和她母亲对钱的清高截然相反,她热爱自己卖字为生的世俗理由,虽然她也说过“用丈夫的钱是一种快乐”,前提是“如果爱他的话”。在她的情怀里也有女人最平凡的愿望,只是一生她都在花自己的钱。她声称自己是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定义的“小资”是“拘拘束束的苦乐” 。这种接地气的市民气息该是升华了的快乐。如同她小说里几乎离不开上海小市民的琐碎和庸常,那些百姓人家,虽然是张自己喜欢的热闹和烟火,却是挡不住乱世里命运的无奈和人生里苍凉的底色。

所有关于张的自传版本不一而足,根据她的这本流言,擅长的写手们信手就可以添枝加叶地写一本大同小异的张爱玲传记。再参考一下《民国女子》,便是有爱有才的张的传奇一生了。其实,真的要去了解张,我以为这本流言算是张的没有命名的自传吧,虽然近年被雪封的《小团圆》据说是在违背她本意之下被出版,而且有很突兀地半自传倾向,但毕竟是小说的名义,且是她近晚年的作品,很多心情心事已经时过境迁。

关于她显赫的身世,她没有现代人赤裸裸地炫耀和从头细说,只是在和她最爱的姑姑的对话里三言两语地过问,但血浓于水于对张爱玲也一样,正如她《对照记》里写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而且这个清高的旷世才女是那么言不由衷地说出了“我爱他们”。其实她的才华里还是流转着基因的种子,她那美貌且才华的奶奶(李鸿章的女儿)毕竟世人皆知。奶奶的才情终于还是在没有自主的婚姻和后来的孤儿寡母的际遇里蹉跎,但张最终的性情里还是融入了奶奶的孤傲。对于亲情,其实她是从最初的渴望到最终的淡漠,先是来自于母亲的不应该是犹疑不决的爱,因为母亲对于她自己婚姻的不彻底的叛争,虽然几度出国寻求更文明更现代的生活,却没有根本改变她自己的人生景况,以至于留给儿女的爱也支离破碎。张爱玲说过“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母亲的。……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神秘的。……可是后来……那些琐碎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主要是因为她要读书的学费成了她向母亲难以启齿的窘迫。这是促使她用功拿到港大奖学金的动力之一吧,还有她的“天才梦”和她的天赋她的倔强她的执着。幸好姑姑弥补她亲情的欠缺,让她在“房间里永远是下午的”父亲的忽略中,在母亲的远渡重洋后,使得姑姑的家对于她“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

寻觅到家的温暖,虽然是像转瞬即逝的时光,那种有了归属感的安稳应该是刻骨她一生的念念不忘。20世纪40年代旧上海的公寓,在她《流言》的字字句句里熠熠生辉。楼下电梯的声响是比音乐还美的催眠曲。是她自己的“诗意”。她说“公寓是最和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多年后她在美国公寓的离群索居也是这句话的印证吗?不管她是否心境迥然,所谓的大隐隐于市不过如此吧。在她40年代的公寓生活里,我们看到了沉浸在人间烟火且活色生香的张爱玲,她对于开电梯小人物的寥寥几笔,就活灵活现地勾兑出了旧上海市井人物的无奈一生,足以洞悉她写小说的功力非同一般。

张爱玲并不仅仅限于一个纯粹的作家,她的四溢的才华彰显在很多领域。《流言》里的插图看似是张爱玲的信手涂鸦,其实也是有功底的素描,她获得的第一笔稿费就是因为漫画,足见其童子功了得。而且她对音乐虽然直接表达着自己的“不大喜欢”。却可以把各种音乐很具象地形容得别具一格。作为中国人,她也喜欢热闹,所以她爱“不问情由”的中国锣鼓;对水一般流着的提琴,他只感觉像京剧的悲旦;还有凄凉的胡琴;始于贵重也“止于贵重”的歌剧;苏格兰的民歌她听出的是干净,而“那种干净,只有我们的诗经里有”;在她听起来像五四运动一样的交响乐……她自己亲历了学习钢琴的枯燥历程,所以她说“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其实她的很多句子本身就流淌着色彩的光芒,散发着各种诱人的气味,这是她独特魅力之所在,有谁会想起“回忆”可以是“甜而稳妥”的“樟脑的香”呢?只有天才的张爱玲会这样想。

张在《流言》里的爱情观是通过那篇《爱》,一个简短的“真”的故事低吟浅唱,还有那段耳熟能详的关于缘分的解读:“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里面其实也有她自己的那场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她也曾是“春天的晚上 ”穿着“月白的衫子”的女子,在两情相悦里,她亦可以卑微地“低到了尘埃里 ”且开出了欢喜的花。性情之中的张其实已经一览无余在笔端了,虽然她从来没有直接地笔墨过自己那场爱。对于盛名时的她,也曾陷入情感的百转千回,“不问值得不值得”,最终被辜负了的她,其实就是寻常女子的遇人不淑。

《流言》不负其名,一直流传不衰地代表着张爱玲的文字成就和她的真实人生。也用她独特精致的文字普照着我们淡泊的岁月,繁华宁静处各有安置。

猜你喜欢

流言才华张爱玲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的六个视角
我攒了一年的才华,都用在了年终总结上
九月雨
真相在真相里活着
流言
流言
用理智的剑,斩断流言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