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2018-12-06李莹

新一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李莹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顽皮的天性尽显无遗,为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课堂上应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适时点拨,最大可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注重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主性,使课堂教学中展现师生情感和谐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多向交流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学生应该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的教为引导地位。

关键词:课堂教学;低年级;教学关系;师生情感;多向交流;教学方法

2017年2月,教育部通过官网正式发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并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新标准则明确小学科学课程是“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它是通过各个领域中不同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知识的存在。由于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想象力与思维非常活跃,生活科学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轨迹与生活轨迹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的科学知识。生活科学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利用生活中的规律和常识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组织引导、引领、控制和调节的作用,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索其中的科学成分。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与探索精神。

修订后的小学科学关于科学探究给出了八个过程,其中第二个过程作出假设和原来的猜想与假设有了变化,很显然作出假设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依据来做出的假设而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没有依据的假设,比如生活中的经验、听长辈说的或看到的、看书来的或迁移来的;

我在教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手来测量》一课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一拃来 “预测”桌面有几拃宽,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对预测这个词很陌生,备课时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了解到学生能理解“猜一猜”“判断”这些词,所以这一个问题我设计成看一看自己的一拃再估计判断桌面有几拃宽,引出像这样根据自己的一拃来估计判断的方法叫做“预测”。这样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的进行主题探究活动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证据意识;学生对于这个抽象的科学概念的记忆将更加犹新,更容易转化成自己口语化的语言。

另一个环节是在学生用拃测量桌面高度后发现用拃来测量的方法结果不标准统一,我结合学生的生活提出问题生活中你或你的家人什么时候会用到这种方法,最后总结出拃来测量的方法可以随身携带,方便使用的自己的尺子(测量工具)。这样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学会搜集生活的证据把实践和活动分成两个维度,强调让孩子思考,其他方面都有所发展,更加强调在实践中学,在学中运用到实践中去。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意识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逐步精细,还要关注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以及关注观察的目的。在描述交流过程中,需要关注引导学生的多元化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画图、拍照、文字、视频等方式进行记录描述。

第三个环节从学生自主地去借助纸带先测量桌子的高度在画上一拃,改成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在同桌之间沟通后,自主互助的总结出了两种方法,在原有的方法之上有想出了还可以先画好纸带再用已经形成的纸带去测量桌子的高度,也就是先经历一个简单工具的形成再知道如何适应这样一个简单的测量工具,这样突出了科学课程核心概念的学习与六年级简单工具单元相呼应。对于同一个主题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段,使得学生的科学学习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围绕这一概念长达几年的教学,是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一概念为学生新的实践和解释提供了一个组织框架,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构建一个完整的组织框架。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学习者,知识的运用者,甚至是科学的生产者。

科学教学活动还要求教师学会关注描述的目的,带着目的去观察,不要盲目观察,要引导学生在反思和改进中获得概念。具体到课堂,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带领并教会学生以科学家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去认识未知的世界,就要求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过程中,在“动脑”“动手”之后还要“动口”“动笔”。要培養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学会倾听、质疑、辩护、反驳、反思等行为,解决学生“如何知道”以及“为什么相信”的问题。要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学生习惯培养。新课标明确了“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第四个环节教学中我设计了互助游戏游戏规则是同桌左边为一号同学和右边为二号同学,当一号同学亮出一拃压在桌子上时,二号同学帮助纠正,对了马上举手;然后交换,二号同学亮出一拃,一号同学帮忙纠正。这个小游戏有效的结合了低年级学生活泼爱玩的特点,基于小组内互动“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在关注事物的一些现象外部一些特征的阶段。只有科学的运用,发现科学的规律,这些知识只有用起来的时候对学生才有价值,只有学生发现有用了他才愿意去学,才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在小学科学课低年级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独立自主的不断发现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分析问题、自主探究的解决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接受学校的科学教育,在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方法的掌握、认知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好头、开好路,为后面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这样的课堂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研究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