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倪桂珍:培养出宋氏三姐妹的“严母”

2018-12-06风铎

晚晴 2018年5期
关键词:宋家姐妹家风

风铎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母亲是家风的培育者。母亲的学识风范、精神信仰、处世风格、善良品质,会影响我们的一生。继承并丰富着这些非物质财富,影响我们的后代,成为家庭生生不息的精神脉络。

宋氏三姐妹,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三姐妹,他们这个家庭,对一个国家的命运影响力令人惊叹。而培养出她们的母亲更是令人尊敬——倪桂珍。儿女们在回忆中说:“我们的母亲,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给我们以快乐而舒适的生活。”倪桂珍以她的才识、爱心赢得丈夫和儿女们的尊敬和爱戴。由此相信,后来三姐妹在自己的婚姻家庭中克守己身,尽心尽力支持丈夫,都是离不开母亲的熏陶和表率。

从严从实要求子女

在儿女的教育上,宋家却非传统式的“严父慈母”,而是“慈父严母”:倪桂珍在家里有最大的权威。

宋耀如是位实业家,忙于社会活动,在家里总显得热忱、和蔼、随和放任。而倪桂珍为严肃家教付出了最大精力。宋美龄说:“母亲的个性,处处表示出她的严厉刚强,而绝对不是优柔善感的。”

从一开始,严母就对儿女制定了清晰且一致的规则限制。埃尔默·特·克拉克著的《中国的蒋家》一书中形容倪桂珍为“虔诚地信守十诫,省吃俭用采用斯巴达人的训练方法……还要进行礼貌规矩地训练。”

斯巴达克人以勤劳、刻苦著称。倪桂珍也是从严从实要求子女,不许养成饮酒、赌博、撒谎、偷懒等不良习惯。她认为溺爱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日后难成大器。

宋家优裕的生活环境,足可供儿女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严母要求女儿们从小学会做饭、烧菜、做针线活。年幼的庆龄和美龄学成巧手,唯老大蔼龄学不来这种慢手艺。最后总算得到父亲的说情,母亲才允许她不学女红这一项。

要成为一个有情趣不死板的人

在要求子女们成为有远大抱负、有成就、为祖国有作为的公民的同时,倪桂珍同样教育孩子要成为一个有情趣不死板的人。

她和丈夫为孩子们在上海郊外的一片绿茵茵的庄稼地中间,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有海南特色的房屋,门前有小溪流过,房屋后面则开辟了菜园,让孩子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另一方面,倪桂珍亲自教导孩子阅读和演奏钢琴。从孩提时代起,他们夫妇就开始对孩子们进行中、英文双语训练,从美国购买大量幼儿读物,轮流教孩子们读写。

倪桂珍喜爱弹奏钢琴,宋耀如又喜欢唱歌,于是周末举办家庭晚会成了宋家的惯例。在家中的艺术熏陶下,宋蔼龄继承了父亲的歌唱,宋美龄学会了跳舞、画画,宋庆龄则继承了母亲的一手好钢琴。

《宋庆龄传》中写道:“正是这样,宗教、田园、钢琴、英语和民主精神,使这个家庭与当时中国万千个普通家庭相比较,处在一种‘世外桃源的优越环境中,既有基督教严格的生活秩序,又有和谐、欢乐和诗情画意的氛围。”

乐善好施,一生自奉简约

倪桂珍一面是如此的決断和权威,另一面的“平等和尊重”为她赢得更高的美誉。她身边人对她的评价:“平时乐善好施,尤非他人所能及。闻其对于各处教会学校医院以及临时赈济种种慈善事,无不慷慨捐助。待老年人亲如手足,待幼年人宝如孙子,一生自奉简约,节食省衣,从未沾染奢华以表示自尊自贵之意,常自备佳宴恭请寓所近邻同来作乐。”朋友们称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家风是什么?有人说“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家庭每一个成员的一举一动之中。家风是家庭的灵魂,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伟大的母亲,就是家庭的核心。

猜你喜欢

宋家姐妹家风
五姐妹(小说)
宋家洲史事
找匣子
家风伴我成长
厉害了,我的魔都姐妹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清淡点缀的姐妹美甲
美食六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