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质量意识与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

2018-12-06黄瑾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7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意识

黄瑾

中国航发南方412中心 湖南株洲 412002

质量、价格、成本的和谐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当前我国的不少企业对现代质量意识和企业质量管理不重视,没有意识到“企业质量管理”就是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导致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普遍不完善,当产品质量与营业额发生冲突时,产品质量往往就成了企业发展的牺牲品。一些企业还没有形成“质量就是服务,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理念。

1 当前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

1.1 现代质量意识普遍不高

企业员工的企业质量意识不够,员工对于企业质量管理的参与性不够,对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大多都是被动的参与进来。一些企业的员工过分依赖于质量检测,认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而一些质量管理小组也只是流于表面而缺乏对质量效应的重视,存在着一些“走过场”行为。

1.2 质量认证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

尽管目前多数的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认证体系,但是部分企业的企业质量管理仍然不合规范。大致有以下三点:

(1)企业认证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动机不纯,企业认证国际质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认证机构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部分认证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在没有了解企业具体运营情况的条件下,一味的照着国际质量标准认证的条款去套用,无法发现企业中的问题,无法监督企业构建完善的企业质量标准体系。

(3)有关机构政策对企业的引导和后续的监管管理不足,使得企业质量认证体系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1.3 企业缺少合理规范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经过了长年的发展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大体构建已基本完成,但是部分企业还是没有一个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当前我国的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企业一直对于质量管理方面较为落后,但是随着全球贸易化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质量管理观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新型企业了,甚至可以说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大大限制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提高现代质量意识和企业质量管理的构建

2.1 管理体系范畴化

整体质量管理范畴化,以提高产业产品质量为出发点,从产品原材料的选购、产品质量设计、到后期产品的投入生产,系统地制定每个环节的操作规章制度,一环扣一环,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检测都是真实的。以提升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企业管理范畴化。建立具体的质量奖惩制度,把具体责任和奖励追究到个人,确保奖惩制度的确实推行,提高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让员工主动的去参与到企业质量管理中来,全员加强质量管理,不能像以前一样被动的接受。

2.2 强化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宣传和监管

强化对企业质量意识的宣传,确立企业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学习企业质量管理提高现代质量意识,还要切实把企业质量管理推行下去,让每个部门充分认识到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确保企业质量管理的实施。提升每个员工的质量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产品质量不再是产品监管部门的事情,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和技术操作水平,并具体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促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标准化,推动企业质量管理的普及。另外,认证机构应当提高加强对企业质量认证人员的录用标准和录用方式,提高咨询人员和认证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深入现场去了解企业的运营背景和具体的质量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企业产品质量实际与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不符。相关机构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管理制度,对认证后的企业加强后续管理,使企业产品质量和国际质量认证标准符合,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2.3 实行“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质量的提升应当防患于未然,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处。把从注重后期产品质量转到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上来,做到以预防为主,后期改进为辅,全方面监管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结合“奖惩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提升产品质量。预防措施是发展和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现代企业质量意识的重要途径,它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地位有了新的广度和深度,是搞好企业质量管理的又一重要因素。

3 结语

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以产品质量为中心,满足顾客和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要想企业在其中占得一席之地,就要严格的做好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升全民的现代质量管理意识,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意识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航天外包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