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信息化建设探究

2018-12-06刘艳艳

北方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阶段信息化

刘艳艳

(双鸭山市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生命周期(Life Cycle)的概念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诸多领域经常出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提出的。它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他认为,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会先后经历创新期、成长期、成熟期、标准化期和衰亡期五个不同的阶段。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将深入发掘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企业,实现信息化项目增值。

一、生命周期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关注并把握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将决定企业能否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决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未来乃至企业自身发展的未来。

(一)管理范围

生命周期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将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不断融合企业本身的经营业务与办公业务、企业之间的协同商务业务等。此外,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将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POS系统以及自动货仓等管理系统相融合,互相传递管理数据。

(二)柔性流程

生命周期下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变化迅速企业要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变化,就要不断地调整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因此,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发展必然要继续支持企业的这种变化,使企业的工作流程能够按照业务的要求进行组织,以便集中相关的业务人员,用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经济的形式,完成某项业务的处理过程。

(三)信息增值

开发信息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扩大信息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信息质量,促使信息增值,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生命周期下企业将更加注重从对微观信息的分析中发现市场形势,不断健全信息收集、传递、综合处理等相应的工作程序,从而挖掘出源于微观却可反映宏观市场态势的重要信息,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生命周期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风险分析

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分裂特征,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过程往往被分割成相互分离的管理阶段,信息化管理存在极大的障碍。随着企业需求的改变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项目管理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集成化趋势。为了应对这种发展趋势,生命周期理论应运而生,旨在深入发掘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企业,实现信息化项目增值。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生命周期

企业信息化建设生命周期是指从企业信息化立项到收尾的整个过程。本文首先依据《企业信息化就绪、风险与绩效指标体系研究》,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出发,将企业信息化建设分割为三个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

规划阶段主要是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设计企业信息化架构框架,并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做好企业信息化启动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实施阶段是指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具体信息系统的实施,主要是针对信息系统涉及的业务范围,进行业务过程管理,确定详细的信息系统体系需求,依据需求进行系统配置、系统开发、系统切换上线等。运行维护阶段,信息系统被交付使用,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在企业使用期间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保证各个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服务连续性和系统安全。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阶段风险分析

信息化建设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量非常大,其中大量的风险存在于早期的规划阶段。规划阶段的风险类型庞杂、涉及范围广泛,并且这些风险性质几乎全属纯粹风险,即风险的存在只会引起损失,不会带来机会。而规划阶段的决策对信息化项目后续阶段和项目目标的实现影响非常大,如果不做好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准备工作,就会带来整个系统的不稳定及巨大的浪费。在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阶段,风险识别的目的是协助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规分析,识别建设新系统的风险有哪些。基本风险可以从战略需求分析、建设能力评价、项目组织的建立、技术方案的选择、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等关键过程来识别。

1.战略需求分析。战略需求分析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和依据,以分析企业经营目标为前提,通过对企业现有系统进行评价,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架构,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功能。

2.建设能力评价。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与充足的资源支持,这是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建设,必须考虑现有的技术水平,同时,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则信息化建设也不应启动。信息系统是要在社会环境工作的,与项目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各部门各员工对于项目开展的态度也是影响信息化建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3.项目组织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与组织阶段必须要考虑并确定人员、技能、职能、职权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风险管理的实施。建立透明的、弹性的信息化项目组织架构,将项目组织的职责和角色整合到业务之中。

4.技术方案选择。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选择是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一个关键成功因素,技术方案所带来的风险被认为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的风险因素。在企业信息化战略分析的前提下,必须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业务和技术情况,确定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决定企业信息化所要采用的技术架构、产品选型、外包商选择及服务条款约定。

5.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在规划阶段还存在着一个对项目最终结果有着重大影响的因素———相关管理制度制定。这项工作很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有利于项目成员的沟通及对项目工作的监控,有助于提高项目成果的质量和用户的满意程度。

三、生命周期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建设目标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明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适合自身条件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信息化管理的适宜平台。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都还处于企业的发展期或前成熟期,企业发展的方向还具有不确定性,企业产品的战略规划与市场定位还未确立,企业管理的方式还留有传统的、非制度化的痕迹。因此,中小企业在确定信息化目标时,一定要兼顾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两个方面,克服好高骛远和过于短视这两种倾向。

(二)制度建设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实施,必须与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同步,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实施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的权力职责,规范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促进部门组织行为的科学化。其次,要优化各部门、各业务单元的衔接,确保各部门、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最后,要建立和落实企业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生产作业与管理技术全面实行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管理。

(三)组织结构

在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之前,必须进行组织上的准备,把原来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化,形成以任务或合同为对象的有关职能专业人员的组合,而这种变革的技术基础便是信息网络在企业内部的普遍覆盖。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灵活性有余,但是其规范性不足,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双重任务。

(四)业务流程

设计业务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日益增长和变化多端的需求。要不断通过创新来优化业务流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清晰合理的业务流程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实践表明,以信息化的要求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并不现实,但是,缺乏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实施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至关重要。

(五)人力资源

中小企业要善于利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种人力资源,来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专门招揽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专门人才;二是委托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商或代理商来负责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三是由第三者,比如行业组织等来负责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四是购买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服务。

(六)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生命线。中小企业应当从观念、制度、组织、人员、技术等多个环节,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工作。一方面,要购买和安装正版的防病毒软件、硬件防火墙和成熟的管理软件;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以确保网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确保交易内容、交易双方账号及密码的安全。

(七)建设路径

受中小企业投入产出和自身规模的限制,在信息化产品的选择上应以中低端主流产品为主。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对产品价格和成本控制方面都非常敏感;同时乐意采用市场相对成熟的产品。中小企业还应特别关注产品的易操作性、可靠性和管理性。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由小变大、业务流程由简单到复杂、业务拓展能力由低到高、成本控制能力由弱到强、管理制度由不完善到健全,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选择将由财务管理的标准化阶段向ERP阶段再过渡到实时(RTE)阶段。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阶段信息化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