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8-12-05张素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化疗

张素蓉

(武胜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 广安 638400)

结肠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几年,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主要使用结肠癌根治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术后对其进行化疗,以增强治疗的效果,提高其生存率,改善其预后[1]。但对结肠癌患者进行结肠癌根治术及术后化疗,其身心均会感到痛苦,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影响其进行化疗的效果。为探讨对接受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武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未患有精神疾病,不存在进行化疗的禁忌证。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60%),女性患者12例(40%);其年龄为42~62岁,平均年龄为(51.8±4.7)岁;其中有11例(36.67%)患者进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有4例(13.33%)患者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有9例(30%)患者进行乙状结肠切除术,有5例(16.67%)患者进行横结肠切除术,有1例(3.33%)患者进行回盲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53.33%),女性患者14例(46.67%);其年龄为40~62岁,平均年龄为(51.6±4.7)岁;其中有10例(33.33%)患者进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有5例(16.67%)患者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有8例(26.67%)患者进行乙状结肠切除术,有6例(20%)患者进行横结肠切除术,有1例(3.33%)患者进行回盲部切除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这些患者均进行了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均进行化疗。在两组患者术后及化疗期间,对其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是否发生红肿、渗液及渗血等情况。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在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时,及时对其进行对症护理。2)使用镇痛泵为患者缓解术后疼痛。若患者精力充沛,则鼓励其看书、看电影及听音乐,转移其对疼痛及疾病的注意力。3)术后让患者禁食3~4 d。对患者进行静脉营养支持。在患者排气后,让其进食少量的流质食物。在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后,让其食用半流质食物。然后让患者逐渐过渡到食用软质食物、普通食物。让患者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4)妥善固定患者的引流管。观察患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进行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禁食、禁水,其易发生嘴唇严重干裂、口腔不舒服的情况。护理人员可用棉签沾取少量的凉开水,擦拭患者的嘴唇和口腔,减轻其口腔的不适感。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大部分癌症患者均认为癌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罹患癌症后很快就会死亡。护理人员应使用病房内的电视为患者播放结肠癌健康知识视频,使其对结肠癌的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化疗方法、术后疼痛情况、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化疗的注意事项等知识有所了解,使其能够正确面对疾病、术后疼痛及化疗的不良反应等,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其对治护的依从性。3)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进行化疗的患者容易因为身体感到不适而产生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讨论其喜爱的电视节目、体育运动等,引导其回忆快乐的事,唤起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其坚持进行治疗的决心。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为患者介绍在该院进行治疗后预后良好的结肠癌患者,增强其坚持进行化疗的信心。为患者介绍同时期在该院进行化疗的结肠癌患者,鼓励其进行交流,使其有归属感。组织患者进行听音乐、下棋等活动,放松其身心状态,分散其对治疗和疾病的注意力。定期举办病友茶话会,让患者相互分享治疗疾病的经验。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与患者的家属进行交流,让其鼓励、支持患者。让患者的亲属、朋友、同事等与其较亲近、关系良好的人前来探望患者,使其感受到来自亲友、同事的关心。4)对患者进行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护理人员应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由于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性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在注射化疗药物前和药物注射完毕后,为患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减少化疗药物在其血管内停留的时间,减轻化疗药物对其血管造成的损伤。密切观察患者的静脉回血是否良好,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的症状。让患者多饮温开水,促进其排尿,从而使其体内的毒素随着尿液排出其体外,减少毒素对其肝肾造成的损害。让患者多吃苦瓜、猕猴桃、葡萄、枸杞鲫鱼汤及乌鱼汤等食物。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疼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进行化疗前为其使用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药物。让患者多吃纤维素、维生素、优质蛋白含量高及脂肪含量低的易消化食物。禁止患者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疲乏是进行化疗的患者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让患者注意休息,保持睡眠充足。根据患者的体质为其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让其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其身体素质,减轻其疲乏的症状。

1.3 观察指标

化疗1周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焦虑的程度。该量表的分值为0~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焦虑的程度越重。化疗1周后,使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BFI)评价两组患者疲乏的程度。该量表的分值为0~1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疲乏的程度越重。化疗4周后,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2]。该量表的分值为0~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健康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及B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AS、BFI及SF-36评分(分,±s )

表1 两组患者的SAS、BFI及SF-36评分(分,±s )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BFI评分 SF-36评分观察组 30 40.16±3.62 5.58±1.22 82.78±6.91对照组 30 59.87±5.71 7.61±1.81 63.55±4.39 t值 -20.587 -6.579 16.630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结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生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及暴饮暴食等有关。临床上主要使用结肠癌根治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术后对其进行化疗,增强治疗的效果。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其术后的身体素质较差、生活质量较低。此时对患者进行化疗,其极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从而降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影响其进行化疗的效果,使其无法快速康复。对此类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仅能满足其术后和化疗期间的基本生理需要,无法消除其不良情绪及不良反应。舒适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根据其具体的身心需求,对其采取有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措施,使其身心均感到舒适的一种护理模式[3-4]。对接受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根据其在化疗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发生的不良反应,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护理,提高其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消除其不良的情绪,缓解其癌因性疲劳,改善其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结肠癌根治术化疗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跟踪导练(二)(3)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