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12-05杨志坤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体位颅脑神经功能

杨志坤,冯 娟

(1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昆山 215300;2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20病房,江苏 昆山 215300 )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症。此类损伤的发生率位于全身各部位损伤发生率的第2位,仅次于四肢损伤的发生率,但其致死率和致亡率均位于首位。目前,临床上对颅脑损伤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赵海红[1]的研究表明,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进一步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颅脑损伤患者。将这9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在A组患者中,有男28例,女19例;其年龄为19~64岁,平均年龄为(37.8±5.4)岁;其中因发生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的患者有20例,从高处坠落所致颅脑损伤的患者有11例,受到击打所致颅脑损伤的患者有9例,因摔倒所致颅脑损伤的患者有7例。在B组患者中,有男29例,女18例;其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36.2±4.6)岁;其中因发生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的患者有18例,从高处坠落所致颅脑损伤的患者有9例,受到击打所致颅脑损伤患者有11例,因摔倒所致颅脑损伤患者有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1)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2)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3)协助医师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判断。4)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5)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吸氧、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多数颅脑损伤患者对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及自己的病情了解不多,害怕发生后遗症,因此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护士需为患者详细讲解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耐心地解答其对自身病情的疑问,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免其因出现不良情绪而引起颅内压升高。另外,护士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体贴、关心患者,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2)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颅脑损伤患者的体位会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当的体位不仅会引起其不适感,还不利于其痰液的排出,进而可加重其病情。因此,护士不仅要协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还要教会患者家属在帮助患者翻身后使其取合理体位的方法。另外,护士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适当抬高床头,但时间不宜过长。3)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⑴责任护士要教会患者正确咳嗽、咳痰等方法,以促进其气道中痰液的排出。⑵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及时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防止其发生呼吸道阻塞。⑶对不能自行排出口腔分泌物的患者,护士可对其进行吸痰,帮助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⑷对病情较重、意识不清的患者,护士要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的情况,并为其吸痰,必要时可对其进行气管插管。⑸在每次为患者吸痰后,需仔细观察其痰液的性质,并及时更换吸痰管,以防止其发生感染。4)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可让其自己漱口,护士在旁边协助,每天漱口3次;对意识不清的患者,护士要定时为其清理口腔,每天清理2次;对实施气管插管的患者,护士要对其进行口腔冲洗护理,在冲洗后为其吸净口腔内的液体,以免其发生误吸。5)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⑴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此类患者若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诊治,会危及其生命。因此,护士应密切地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指征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汇报给临床医生,以便及时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⑵对出现昏迷的患者,护士需遵医嘱及时为其补充电解质,以免其发生颅内低压综合征[2-3]。⑶将患者的肢体保持功能位,同时每天定时对其进行四肢关节的被动运动及肌按摩,以防止其发生肢体挛缩或畸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的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进行护理前后,使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好。2)术后并发症包括压疮、相关感染、便秘和静脉血栓等。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经过治护,两组患者NIHSS的评分均显著降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NIHSS的评分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

表1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A 组 47 24.5±3.5 17.9±3.1 5.036 0.000 B 组 47 24.8±4.1 12.4±2.8 6.128 0.000 t值 0.163 3.300 P值 0.870 0.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经过治护,在A组的47例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患者有7例,发生相关感染的患者有3例,发生便秘的患者有5例,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2%。在B组的47例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患者有3例,发生相关感染的患者有1例,发生便秘的患者有3例,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有1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413,P=0.035)。

3 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重,其残疾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有研究表明,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从心理、体位、呼吸道、口腔、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护理,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其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其身体的康复[4-5]。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体位颅脑神经功能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