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8-12-05周爱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外渗造影剂中医药大学

周爱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200)

CT增强扫描是指在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在其静脉中注入含碘的有机化合物(即造影剂),以便更加清楚地显示其器官和病变组织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可以较为清楚地观察到其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间的区别,从而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但由于部分患者对CT增强扫描不够了解,担心造影剂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检查前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不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时,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为了探讨对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笔者对近年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180例患者进行了平行对照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18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1例(占56.67%),女性患者39例(占43.33%;其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57.53±3.45)岁;其中,有接受上肢CT增强扫描的患者38例(占42.22%),有接受下肢CT增强扫描的患者32例(占35.56%),有接受躯干CT增强扫描的患者13例(占14.44%),有接受头颅CT增强扫描的患者7例(占7.78%)。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0例(占55.56%),女性患者40例(占44.44%);其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56.82±3.61)岁;其中,有接受上肢CT增强扫描的患者40例(占44.44%),有接受下肢CT增强扫描的患者31例(占34.44%),有接受躯干CT增强扫描的患者11例(占12.22%),有接受头颅CT增强扫描的患者8例(占8.8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用东芝AquilionCX 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两组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在其上肢的浅静脉内留置型号为18 G~22 G的静脉留置针,为其注入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注入的剂量为1.5 ml/kg,注射的速度为2~5 ml/s。在此期间,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方法是:1)检查前的护理。在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前,告知其进行此项检查的目的、方法、详细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并仔细询问其有无药物过敏史。告知患者在进行检查时要保持空腹的状态,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若试验的结果呈阴性,则可为其注入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若试验的结果呈阳性,则不可对其进行CT增强扫描。对存在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其安慰、鼓励等情感支持,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指导患者或其家属在对检查的知情同意书上签字。2)检查时的护理。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后,仔细核对其年龄、性别、检查的项目等信息,避免出现患者误入检查室的情况。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告知其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选择患者粗直且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若穿刺失败则选择其另一条静脉重新进行穿刺。在为患者注入造影剂时,若出现药物外渗的现象,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告知患者在注射造影剂的过程中出现全身发热的症状是正常的现象,让其不必过度紧张。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条件及病情等控制造影剂输注的速度。若患者在注入造影剂后出现胸闷气急、血压骤降、肌肉痉挛、面色苍白等表现,表示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并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3)检查后的护理。在检查结束后,让患者按压针眼5 min左右,并让其在观察室内休息30 min,若其未出现不良反应方可让其离开。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其血液中造影剂的排出。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碘过敏试验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使用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此调查问卷的分值为0~40分,患者的评分≥20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满意;评分<20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使用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使用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CT平扫时,若其病变组织与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密度相近,就难以发现其病变组织或无法判断其病变组织的具体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临床研究表明,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其病情轻重不一且年龄分布较广,其对此项检查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3-4]。为了使患者能够顺利地完成CT增强扫描,减少其检查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提高其检查的安全性,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5-7]。本研究的结果证实,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使用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与李海燕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使用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猜你喜欢

外渗造影剂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湖北中医药大学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