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8-12-05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门诊患者口腔

王 雪

(江苏省盐城市口腔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口腔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医疗诊治、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于一体。口腔疾病的种类较多,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较为精细,口腔疾病患者的复诊率较高。这些因素均会给口腔门诊的诊疗服务带来较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多元化的护理服务十分必要。有文献报道称,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提高其就诊的效率,缩短其候诊的时间,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其护理不良事件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1]。为了验证上述观点,笔者对江苏省盐城市口腔医院门诊接诊的2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盐城市口腔医院门诊接诊的235例患者。将其中接受整体护理的11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11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66例;其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为(41.37±7.25)岁;其中,有初诊患者68例,有复诊患者50例;有牙合畸形患者12例,有牙列缺损患者14例,有牙髓炎患者16例,有根尖周炎患者13例,有龋齿患者13例,有牙周炎或冠周炎患者15例,有牙折患者11例,有口腔黏膜病患者9例,有其他口腔疾病患者15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67例;其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为(41.75±7.41)岁;其中,有初诊患者65例,有复诊患者52例;有牙合畸形患者10例,有牙列缺损患者15例,有牙髓炎患者17例,有根尖周炎患者15例,有龋齿患者10例,有牙周炎或冠周炎患者14例,有牙折患者10例,有口腔黏膜病患者8例,有其他口腔疾病患者18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在此期间,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方法是:1)基础护理。(1)优化挂号、收银、导诊、分诊、咨询与投诉、双向转诊、登记等护理工作,设置导医岗,陪同特殊患者(如行动不便的患者或高龄患者)就诊。确保门诊大厅的环境素雅、安全、舒适、整洁,确保候诊室内光线明亮、座椅干净、通风良好、温度适宜[2]。此外,还可在门诊大厅或候诊室内摆放绿色盆景。(2)在候诊室内设置候诊椅、书报架、储物柜、咖啡机、LED屏、饮水机等,并配备老花镜、体温计、纸杯、轮椅等常用的器物。在候诊室内的墙壁上张贴壁画、宣传画、摄影作品、书画作品等,并安放电视机,可让患者自行选择电视节目。在LED屏上滚动播出候诊信息、科室简介、医生简介等。优化叫号系统,叫号的声音要清晰、响亮,以防患者漏听[3]。(3)将诊疗室与候诊室隔开,避免患者在接受诊疗时受到外界声音的干扰。在患者候诊时,要安排专人维持候诊的秩序,防止出现患者插队、争执等情况。提供电话挂号、网上挂号、机器挂号等服务,同时开通挂号服务热线,提醒预约的患者及时就诊。2)接诊时的护理。护士在接诊患者时要保持语气温和、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多使用谢谢、您好、请稍等等礼貌用语。护士要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于自己不确定的问题,可请接诊医生为患者详细解答。3)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待患者的病情得到确诊及其治疗方案确定后,护士要合理地运用病理图片、口腔模型等向患者介绍其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为其讲解治疗方案实施的过程、可行性及安全性。对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慰和鼓励,稳定其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4)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准备好治疗时所使用的药物与医疗器械,掌握牙模灌注技巧、拔牙击锤技巧等护理配合技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护士要准确、平稳地为医生传递手术器械。此外,要根据手术的需要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避免其出现误吞、误吸等不良事件[2]。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疼痛感,护士应轻拍其手背,鼓励其坚持完成治疗。5)治疗后的护理。告知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在拔牙后24 h内需进食软食且不能漱口和刷牙等。嘱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指导其正确地刷牙、漱口等。告知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导诊服务、告知其就诊的流程、配合医生对其进行诊治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此调查问卷共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配合技术、就诊环境及候诊的时间四项评分指标,每项评分指标的满分均为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护理工作越满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如医源性感染、标本丢失、误吸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e4.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录入,用SPSS19.0软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配合技术、就诊环境及候诊时间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护理态度 护理配合技术 就诊环境 候诊的时间观察组 118 94.31±3.06 92.76±5.28 94.93±3.56 89.32±5.89对照组 117 86.45±3.21 81.41±5.96 86.22±5.84 76.45±9.28 t值 7.821 8.594 7.074 9.443 P值 0.009 0.036 0.025 0.016

2.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在就医的过程中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4]。在这种情况下,整体护理应运而生。整体护理符合社会医学、心理医学与生物医学的要求,注重协调人、环境、疾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与精神层面,注重为患者提供主动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配合技术、就诊环境及候诊时间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就医的环境,缩短其候诊时间,降低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显著降低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门诊患者口腔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骨性Ⅲ类错畸形上颌骨前牵引方法及辅助扩弓的研究进展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