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8-12-05琴,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胃溃疡艾灸胃炎

欧 琴,蒲 婧

(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四川 成都 610032)

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良好的效果[1-2]。为了探讨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笔者对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接诊的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接诊的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版)[3]及《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年版)中规定的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的诊断标准。2)其病情符合脾胃虚寒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其排除标准是[4]:1)患有其他部位的消化性溃疡。2)患有急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3)患有精神疾病。4)临床资料不全。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50例/组)。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18例;其年龄为31~75岁,平均年龄(49.5±4.8)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1例,女性19例;其年龄为29~71岁,平均年龄(48.9±3.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期间,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入院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进行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并记录其饮食情况。2)进行疼痛护理。对于出现严重腹痛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告知其禁食,并对其进行营养支持。遵医嘱使用胃痛贴或针刺疗法(选择患者的上脘穴、胃俞穴、足三里穴、阿是穴等穴位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穴)对其进行治疗。在患者的腹痛症状明显缓解后,指导其循序渐进地恢复正常进食。3)进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禁止其食用生冷、肥腻、辛辣的食物,告知其多食用高纤维、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及菱角羹、丁香姜糖、鸡内金饼等食疗方。4)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使用耳穴埋豆、艾灸等中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行耳穴埋豆治疗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患者的耳穴反应区,然后指导其用手反复按压王不留行籽,每次按压1~2 min,每天按压2~3次。进行艾灸治疗的方法是:对患者的中脘穴进行艾灸,20 min/次,1次/d。对患者的胃俞穴进行艾灸,20 min/次,2次/d。对患者的足三里穴进行艾灸,10 min/次,1次/d。对患者的梁门穴进行艾灸,10 min/次,1次/d。

1.3 观察指标[5]

1)评价患者的治护效果。治护效果的评定标准:(1)痊愈。经治护,患者的食欲不振、腹痛、胃胀等症状完全消失,其胃黏膜的炎症病灶及溃疡病灶基本消失。(2)显效。经治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其胃黏膜的炎症病灶及溃疡病灶明显缩小。(3)好转。经治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其胃黏膜的炎症病灶及溃疡病灶有所缩小。(4)无效。经治护,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其胃黏膜的炎症病灶及溃疡病灶未缩小。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及焦虑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3)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本文中的数据。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护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试验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2.45±3.02)分、(43.25±3.67)分、(70.32±3.87)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53.86±4.23)分、(52.66±2.93)分、(61.56±4.15)分;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的比较(分,±s )

表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SDS评分 SAS评分 SF-36评分试验组 50 42.45±3.02 43.25±3.67 70.32±3.87对照组 50 53.86±4.23 52.66±2.93 61.56±4.15 t值 15.52 14.17 10.92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

治护后,试验组患者中治护效果为痊愈的患者有15例(占30%),为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24%),为好转的患者有21例(占42%),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4%),其治护的愈显率为54%(27/50)、治护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患者中治护效果为痊愈的患者有7例(占14%),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占20%),为好转的患者有25例(占50%),为无效的患者有8例(占16%),其治护的愈显率为34%(17/50)、治护的总有效率为84%(42/50)。试验组患者治护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相关的文献指出,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6-7]。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笔者对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接诊的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护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接受治护后,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溃疡艾灸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