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的效果探究

2018-12-05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产时围产期无痛分娩

徐 萍

(常熟市中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进行无痛分娩。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进行无痛分娩能够有效地减少产妇在分娩中的痛苦,改善母婴结局[1]。本文对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常熟市中医院进行无痛分娩的42例产妇进行分组比较研究,旨在分析对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常熟市中医院进行无痛分娩的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21例产妇中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26.32±3.33)岁;孕周最长的42周,最短的36周,平均孕周(38.69±2.01)周。试验组21例产妇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26.31±3.35)岁;孕周最长的40周,最短的37周,平均孕周(39.01±2.22)周。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在这两组产妇进行无痛分娩期间,对参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等。对试验组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方法是:1)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责任制分娩陪伴护理。在产前,详细地向产妇介绍医院内的环境、分娩时需要采取的体位及实施麻醉的方法,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全面地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客观评估其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产妇进行安慰和鼓励,采用与其聊天、为其播放轻音乐等方式减轻其心理负担。2)在产前,护理人员了解产妇的病史、既往使用麻醉镇痛药的情况,并协助其进行凝血功能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进行分娩镇痛的禁忌证。准备好麻醉穿刺包,并将产房内的温湿度调节至适宜的范围内。3)在产妇进入产房后,护理人员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协助其取正确的体位,以便于麻醉医生对其进行麻醉穿刺。完成麻醉处理后,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其是否出现麻醉并发症。观察产妇产程的进展,重点关注其宫缩的情况,必要时遵医嘱为其输注缩宫素。4)在产妇的宫口全开后,护理人员协助其取截石位,并注意对其进行保暖护理[2]。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以缓解其紧张感。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告知其如何配合呼吸节律使用腹压,以促进其胎儿的娩出。及时告知产妇分娩的进度,以增强其对阴道分娩的信心,使其能够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5)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及时告知产妇分娩成功,并肯定其在分娩中的表现。告知产妇尽早让新生儿吸吮其乳头,以促进其乳汁的分泌和子宫的收缩,防止其发生产后出血[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产后的出血量、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和分娩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和分娩的时间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和分娩的时间

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分娩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199.23±12.11)ml、(3.01±0.54)分、(6.54±0.72)h,参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分娩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260.32±13.24)ml、(7.44±0.65)分、(8.65±0.98)h。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产妇,其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低于参照组产妇,其分娩的时间短于参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和分娩的时间(±s )

表1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和分娩的时间(±s )

组别 例数 产后出血量(ml) 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分)分娩的时间(h)试验组 21 199.23±12.11 3.01±0.54 6.54±0.72参照组 21 260.32±13.24 7.44±0.65 8.65±0.98 t值 15.5435 24.0233 7.912 P值 0.0000 0.0000 0.0000

2.2 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试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n)]

3 讨论

近年来,无痛分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无痛分娩的过程中,产妇因不了解无痛分娩的具体流程,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可影响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延长其产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产妇的合理需求、促进其顺利分娩[4]。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责任制分娩陪伴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不良情绪,缩短其产程[5]。有研究指出,对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产妇,其产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产妇,其分娩的时间短于参照组产妇。

综上所述,对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产时围产期无痛分娩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围产期时间定义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