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糖皮质激素与硫酸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效果探讨

2018-12-05邢梅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氯喹红斑狼疮系统性

邢梅梅

(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山西 霍州 03140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多为育龄女性。患者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后其体内多个器官的功能可受损,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有资料显示,用糖皮质激素与硫酸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效果很好。为了进一步探讨联用糖皮质激素与硫酸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效果,笔者对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患者。这45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2]:1)其病情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2)其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红斑、皮疹等临床表现。这90例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其他较严重的疾病。2)合并有意识障碍。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1例,女34例;其平均年龄为(31.2±2.5)岁。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9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32.2±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让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207),4~12片/d,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增减服药量。待患者的症状减轻可适当减少服药量,可每隔1~2 d将服药量减少1片。连续治疗4周后,可将用药量减少至1~8片/d,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治疗组患者联用糖皮质激素与硫酸羟氯喹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让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8片/d。同时让患者口服硫酸羟氯喹片(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63),4片/d,分1~2次服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增减用药量。当患者的症状减轻后可将服用硫酸羟氯喹片的量减为2片/d,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发应的发生情况。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的改善情况,将其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皮疹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皮疹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皮疹症状无改善或在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在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11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7例,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在治疗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26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7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发生恶心、呕吐、胃痛。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累及患者体内多个器官的免疫系统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患者多为育龄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尚不明确。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所致[3]。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若病情严重可出皮肤溃烂、感染、指趾端坏死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但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大,且其在停药后易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4]。有资料显示,硫酸羟氯喹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此药的药理作用与其为42氧基化合物的结构有关。此药具有退热消炎的作用,且可通过减少患者皮肤对紫外光的吸收,进而减轻其皮损的程度。联用硫酸羟氯喹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可减少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量,进而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综上所述,联用糖皮质激素与硫酸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效果显著,且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氯喹红斑狼疮系统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氯喹与羟氯喹心脏不良事件分析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氯喹和羟氯喹药理特性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应用
氯喹和羟氯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心脏毒副作用
7-氯喹哪啶加合物的制备和溶解性研究*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