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探究

2018-12-05周艳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寒战穿刺针硬膜外

周艳华

(沛县中医院麻醉科,江苏 徐州 221600)

子宫切除术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手术,包括子宫部分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子宫全切术。在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时,为其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1-2]。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沛县中医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48例患者。其中,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及对本研究所用的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将术中接受硬膜外麻醉的2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术中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2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38~68岁,平均年龄为(48.5±10.9)岁;其体重为49.5~65.9 kg,平均体重为(57.6±11.2)kg;其中,子宫良性肿瘤、子宫恶性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宫腔疾病患者分别有8例、11例、3例与2例;接受子宫部分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分别有5例、7例与12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37~67岁,平均年龄为(48.2±11.2)岁;其体重为49.3~65.6 kg,平均体重为(58.2±11.4)kg;其中,子宫良性肿瘤、子宫恶性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宫腔疾病患者分别有7例、12例、2例与3例;接受子宫部分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分别有6例、7例与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子宫切除术。术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是:在麻醉前30 min,为患者肌内注射0.1 g的苯巴比妥与0.5 mg的阿托品。用硬膜外穿刺针在患者腰椎L2-L3的间隙进行穿刺,一直穿刺至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退出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 G的腰麻穿刺针。用腰麻穿刺针对患者进行腰穿,见其脑脊液流出后,于其中注入3 ml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之后缓慢拔出腰麻穿刺针,为患者留置硬膜外导管,术中根据其麻醉效果经导管为其注入适量的麻醉药物,将其麻醉平面控制在T6~T8之间[3]。术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方法是:在麻醉前30 min,为患者肌内注射0.1 g的苯巴比妥与0.5 mg的阿托品。用硬膜外穿刺针在患者腰椎L2-L3的间隙进行穿刺,一直穿刺至硬膜外腔。为患者留置硬膜外导管,将5 ml浓度为1.5%的利多卡因缓慢注入其硬膜外腔内,术中根据其麻醉效果追加适量的麻醉药物[4]。术后,用浓度为0.125%的布比卡因对两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麻醉平面达到T6所用的时间、麻醉起效的时间、达到最高麻醉平面所用的时间及其术中发生寒战的情况。将两组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术中,患者无不适感及疼痛感,其腹部肌肉松软,未出现内脏牵拉反应。良:术中,患者无不适感及疼痛感,其腹部肌肉较为松软,出现轻微的内脏牵拉反应。中:术中,患者出现轻微的不适感与疼痛感,其腹部肌肉较为松软,出现轻微的内脏牵拉反应。差:术中,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不适感与疼痛感,其腹部肌肉不够松软,出现较为严重的内脏牵拉反应。优良率=(优的例数+良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指标

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麻醉平面达到T6所用的时间、麻醉起效的时间及达到最高麻醉平面所用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指标(±s )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指标(±s )

组别 例数 麻醉药物的使用量(ml/h) 麻醉平面达到T6所用的时间(min) 麻醉起效的时间(mim) 达到最高麻醉平面所用的时间(min)观察组 6.1±1.6 9.6±3.5 0.6±0.1 14.0±4.2对照组 12.3±1.9 18.5±7.2 4.9±1.8 22.5±7.0 t值 12.228 5.446 11.685 5.10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

在观察组患者中,麻醉效果为优、良、中、差的患者分别有18例、5例、1例与0例,其麻醉效果的优良率为95.8%(23/24)。在对照组患者中,麻醉效果为优、良、中、差的患者分别有12例、6例、6例与0例,其麻醉效果的优良率为75%(18/24)。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²=4.181,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寒战的发生率

在手术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寒战反应,其寒战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寒战反应,其寒战的发生率为20.8%(5/24)。术中,观察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²=5.581,P<0.05。

3 讨论

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时,对其肌肉松弛的程度、镇痛的效果、麻醉阻滞的范围等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要使患者的麻醉平面达到T6~T8,以便松弛其腹部的肌肉,使其肠管塌陷[5]。对此类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麻醉药物,且术中患者易出现内脏牵拉反应。近年来,临床上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腰硬联合麻醉是指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合为一体的麻醉方法。这种麻醉方法既有腰麻的优点(如麻醉起效快、麻醉药物的用量较小等),又有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如可连续输注麻醉药物、便于控制麻醉平面等)。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减少其麻醉药物的使用量,缩短其麻醉起效的时间,提高其麻醉的效果,降低其术中寒战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寒战穿刺针硬膜外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