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的效果研究

2018-12-05陈文军杨怀霞陈卫东李五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大肠癌出血量淋巴结

陈文军,杨怀霞,陈卫东,李五生★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肛肠科,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四川 泸州 646000)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1]。此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存在大肠腺瘤等因素密切相关[2]。此病患者多为老年男性[3]。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但创伤性较大,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大肠癌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本文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大肠癌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存在黏液脓血便、腹胀等症状,且均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大肠癌。这50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其年龄在30岁至65岁之间;其中肿瘤的Dukes临床分期为A期的患者有25例,为B期的患者有20例,为C期的患者有5例;肿瘤的组织学分型为低分化型的患者有10例,为中分化型的患者有25例,为高分化型的患者有15例。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FQJ组和KF组(25例/组)。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协助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为KF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其肿瘤侧腹部做一个15 cm的切口。对其腹腔进行探查,对其肿瘤近端的肠管进行结扎。切除肿瘤所在节段的肠管、肠系膜及淋巴结,使用环形吻合器重建肠道,缝合肠系膜的切缘。为FQJ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气腹针为其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在其脐部做一个1 cm的穿刺孔,将腹腔镜置入其腹腔内。在腹腔镜的引导下,确定其病灶的具体位置。对肿瘤近端肠管进行结扎,使用可吸收钛夹夹闭肿瘤所在肠段的主要供血血管。在肿瘤远端完整地切除其所在节段的肠管、肠系膜及淋巴结。使用环形吻合器重建肠道,缝合肠系膜的切缘。解除气腹,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的清除数、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的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后镇痛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和术后半年内的存活率。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的对比

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的清除数和手术的时间相比,P>0.05。FQJ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KF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的对比(±s )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的对比(±s )

组别 例数 术中淋巴结的清除数(枚)手术的时间(min)FQJ组 25 11.3±1.1 157.6±19.3 171.7±22.3 KF 组 25 11.8±1.5 218.5±44.2 179.2±31.7 t值 1.34440 6.3135 0.9417 P值 0.0926 0.0001 0.1755术中的出血量(mL)

2.2 两组患者各项术后指标的对比

FQJ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后镇痛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均短于KF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内的存活率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术后指标的对比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FQJ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低于KF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4%),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3 讨论

大肠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此病,但创伤性较大,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大肠癌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的效果良好,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5-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FQJ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KF组患者,P<0.05。这说明,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FQJ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后镇痛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均短于KF组患者,P<0.05。这说明,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可有效地缩短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促进其康复。FQJ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KF组患者,P<0.05。这说明,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的效果较为理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大肠癌出血量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