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8-12-05王海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手术室

王海英

(夹江县人民医院,四川 乐山 614100)

人性化护理是近年来临床上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是通过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护理来帮助其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研究发现,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减轻其因进行手术产生的不良情绪,增加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提高其对手术的依从性[1]。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4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有25例、22例,其年龄为30~68岁,平均年龄为(49.0±3.2)岁。在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有24例、23例,其年龄为31~68岁,平均年龄为(49.5±3.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其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其在入院时存在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嗳气、胃痛及胃胀等症状;其临床资料完整;其语言功能及智力均正常;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其存在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及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其患有恶性肿瘤;其语言功能及智力存在障碍;其处于孕期或哺乳期。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进行手术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方法是:在手术前,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详细了解其基本情况,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并将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手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配合麻醉师完成手术前麻醉。帮助患者调整好手术体位,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进行手术后,手术室护士将患者送回病房,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进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方法是:1)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药物过敏史及心理状态,为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解答其提出的问题,以缓解其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与其所患疾病相关的知识、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以减轻其情绪过度紧张对手术造成的影响[2]。2)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湿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要热情地接待患者,使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安慰患者,从而缓解其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调整好体位,将其手术床抬高15°~20°、向左倾斜15°~20°,以充分显示其手术视野。合理摆放监视显示系统,将单极电凝的负极板固定在患者下肢肌肉丰富的部位,为其连接好气腹机的导管、电凝线,为其建立CO2人工气腹,将其气腹的压力控制为12~14 mmHg,以防其在手术后出现腹胀的并发症。在进行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心律、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手术后,护理人员及时将患者身上的血迹擦拭干净,并做好对其隐私的保护工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待其清醒后及时将手术的结果告知患者,并为其讲解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处理方法。待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将其送回病房,并将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的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将患者手术中的情况告知病房护士。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叮嘱其要积极地配合病房护士的工作,以确保其身体尽快恢复[3]。

1.4 观察指标及治护效果的评定标准

1)统计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及住院的时间。2)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的程度进行评分。该评分法的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的程度越重。3)将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进行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抑郁情绪的程度。该评分表中共计24项。得分≤7分,表示患者不存在抑郁的情绪;得分为8~19分,表示患者存在轻度抑郁的情绪;得分为20~34分,表示患者存在中度抑郁的情绪;得分≥35分,表示患者存在重度抑郁的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焦虑的情绪进行评分。得分≤6分,表示患者不存在焦虑的情绪;得分为7~20分,表示患者存在轻度焦虑的情绪;得分为21~28分,表示患者存在中度焦虑的情绪;得分≥29分,表示患者存在重度焦虑的情绪。4)护理后,将两组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三个标准进行评估。对手术的依从率=(总例数-对手术不依从的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较短(P<0.05),其手术中的出血量较少(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进行手术的时间(min)手术中的出血量(ml) 住院的时间(d)观察组 47 52.3±3.2 43.5±2.3 4.9±0.8对照组 47 65.2±4.3 58.3±3.5 6.6±1.2 t值 16.4995 24.2267 8.0810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SAS的评分、SDS的评分及VAS评分的比较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SAS的评分、SDS的评分及VAS的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SAS的评分、SDS的评分及VAS的评分均较低(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SAS的评分、SDS的评分及VAS评分的比较(分,±s )

表2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SAS的评分、SDS的评分及VAS评分的比较(分,±s )

护理前护理后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VAS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 VAS评分观察组 47 22.3±3.3 21.4±2.5 9.4±1.5 5.3±0.5 5.2±0.4 5.2±0.5对照组 47 22.5±3.2 21.5±2.6 9.5±1.6 14.2±1.1 14.6±1.3 7.6±1.2 t值 0.3045 0.1940 0.3125 51.5598 48.3771 12.656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对手术依从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依从率较高 (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手术依从率的比较

3 讨论

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常用手术。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大部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加之由疾病引起的疼痛感,可使其出现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降低其对手术的依从性,进而可影响其进行手术的效果。因此,临床上在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应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4]。研究发现,在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改善其因病痛导致的心理压力及不适症状。在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期间,在手术前及时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的情绪;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增加其对所患疾病的了解,减轻其对进行手术的恐惧;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减轻其因患病产生的疼痛感,从而提高其对手术的依从性;在手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对其隐私的保护,可增加其生理及心理的舒适度;将手术后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鼓励其积极地配合术后护理,可促使其身体尽快恢复[5]。

综上所述,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手术室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