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武汉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建议

2018-12-05汪妍慧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科技政府

汪妍慧 罗 艳

(1.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1 武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概况

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3-2016年)的通知》等相关精神,武汉市加大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积极探索有效整合、共享创新资源的实体化平台运行模式,为全面提高武汉市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武汉市围绕光电子、新一代信息技术、通用芯片和专用芯片领域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电子、汽车、装备、钢铁、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家电、服装等九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着力打造和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科技专家大院、工业研究院、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九类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满足企业科技创新需求、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重点技术、共性技术难题、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经济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武汉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尚处于探索期,平台体系和布局还处于逐渐完善阶段,加之科技体制机制、资源共享约束、技术创新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武汉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还存在着资金投入力度有限、平台综合能力较弱、运作成效不太显著、资源共享不足、服务满意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导致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成效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 国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经验

国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功能定位十分明确

无论是美国NIST、加州CNSI、德国FHG,还是日本AIST、加拿大NRC 、韩国KIST还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尽管它们的建设目标、机构性质、经费来源、组织模式及其服务对象不完全相同,但其战略定位都十分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尽管各国会结合区域特点和发展情况,对平台的功能进行调整,但从总体来看,在任何阶段平台自身的功能定位都十分明确。

2.2 政府支持力度较大

在政府推动平台建立、提供资金支持、提供研发项目、推动建立企业合作网络等方面,均充分发挥了政府引导和支持作用。对于承担着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研发任务的研发类平台而言,美国NIST经费90%左右来源于联邦政府;德国科技事业基金是FHG主要经费来源之一;其它平台在初期,都有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资金资助。

2.3 官产学研结合紧密

加强与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沟通协调,注重和大学的联合创新,使得公共服务平台保持了创新的活力。美国NIST逐步把眼光投向了大学和专门研发机构,其合作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德国FHG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都设立了窗口,与美国等国家建立了许多的国际合作基地;韩国KIST也逐渐加大了世界交流和合作范围。总体来看,官产学研的渗透和融合力度加大;面向未来的、引领产业发展的国际性研发趋势已经形成。

2.4 灵活化的运作模式

从平台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建立初期和平台发展到中后期后,其面向的研究领域、研究重点、功能和作用都是在逐渐调适和改变的。在不同时期,其经费来源、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都不完全相同。但创新服务平台始终采取政府主导或企业运作的模式,灵活适应本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需要,以使其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5 重视绩效评估机制

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完善平台的绩效评估机制。NIST从三个不同层面对平台业绩和效率进行评估,除接受联邦政府的评估之外,研究院主任还委托国家研究理事会对其下属的实验室进行同行评议;同时对内部项目或者是技术开展的经济影响开展评估;FHG则根据与政府签订的“确保科研质量”协议,对学会以及所属研究所工作进行评估;日本的AIST则是独立行政法人机构,按照企业模式运作,并实行自主化管理。

2.6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美国NIST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而加州CNSI的经费则来源于加州政府、产业界和投资公司的共同扶持;德国FHG的经费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欧盟供的科技事业基金、招标课题和研发合同收入;日本AIST的经费来源于政府的科研拨款,并从企业、私人募集研究基金。因而,从整体来看,平台建设和发展的资金筹措方式较为灵活,渠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3 国内其他区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我国不同区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总体布局逐渐完善

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发展迅速,各个区域围绕产业集聚区或战略产业布局,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发到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体系;各平台之间的横向合作和纵向延伸逐渐拓展,平台的管理制度和机制逐渐健全,平台的实力和服务成效逐渐显现。

3.2 功能定位较为明确

虽然各平台机构性质、建设目标、组织模式、经费来源和服务对象不尽相同,但是其功能定位及其在科技创新链中的角色均较为清晰明确,即面向区域关键战略领域、行业共性技术需求、企业技术创新及服务需求,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纽带作用,为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增强科技竞争力提供强大支持。

3.3 市场化运作模式主导

从发展历程来看,不同时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费来源、运作模式、管理机制等都不是静态的,平台始终是面向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内外环境、政府政策与产业需求变化,积极调整其运作模式。但总体而言,“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占据主导。

3.4 资金来源趋向多元化

从各平台的资金来源来看,其研究经费多来源于多种渠道,既有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也有企业的项目资金,投资机构的投资,还有服务性收入等。

3.5 政府支持力度较大

政府在平台建设、资金支持、研发项目提供、企业合作网络建设方面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 促进武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建议

为促进武汉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提高服务成效,建议以下几点。

4.1 做好统筹规划,明确平台定位

从平台层面来看,做好自身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及运行机制等;从政府层面来看,建设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赋予其怎样的功能和建设内容、如何予以支持等,都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进行统筹谋划和布局。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成立的各类平台的功能定位、建设目标应进行清晰界定。

4.2 实现分类建设,引导特色发展

政府应鼓励各类平台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共享资源,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平台实行宏观引导和动态管理。围绕武汉市战略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对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做好规划,建议对不同平台实行分类建设,分阶段推进,鼓励和扶持各类平台实行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非营利性的有实力的大型研发服务平台,可由政府主导,依托一所高校或联合几所高校共建。遵循“市场导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引导和鼓励高校、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共建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

4.3 面向未来需求,进行重点突破

政府对平台的支持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和启动资金的筹措上,更要做好发展方向的引导。一是明确武汉市未来产业提升的重点,即进行重点技改的方向和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等问题领域,为平台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引方向;二是争取创建全国知名平台实体组织,使其成为武汉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三是提升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支持研发平台开展产业链合作项目,形成从事高精尖产品研发和创新设计,对外进行委托或授权生产制造的新型模式,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

4.4 推进共建共享,实现协同创新

政府在做好科技资源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同时要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力度,完善相关机制,提高研发服务平台的效率。各级政府部门应打破条块分割的科研体制,鼓励自主技术研发与合作创新相结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各类型企业参与合作创新与知识产权共享。同时,要完善配套制度和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平台沿着创新链适时转换角色和强化服务功能。此外,政府也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优势,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协同创新信息系统,积极打造实体组织和网络平台协同体系。

4.5 创新管理机制,完善配套服务

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强对平台建设的宏观谋划和协调指导外,还应在规划审批、基建用地、项目与人才引进、融资担保、税费减免、招商鼓励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要进一步加大人才支撑力度,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引导和鼓励平台组织积极发展与创投公司、天使投资人、企业、银行等融资渠道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财政投入,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专项补助、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促进平台形成多渠道投入格局。

4.6 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其一,推动平台从“重建设”向“建设与运营并重”发展。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实施政府采购,使其由无偿资助方式向基于项目的委托或竞标方式转变。所有平台必须通过年度绩效考评和竞标才能获取政府资金资助。其二,加强建设的过程管理与验收管理。建立平台运行的年度考核机制,检查和考核的结果作为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对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技术创新服务,重点督促各平台建立公共服务台账,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进行事后限额补贴。主管部门也可每年与平台依托单位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年度绩效任务及目标,并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重点根据各类平台服务功能,科学筛选评估比标,对平台运行进行绩效考核。

[1] 吴金希.论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4,(3):57-67.

[2] 李建强,黄海洋,陈鹏.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 马继洲,陈湛匀.德国弗朗霍夫模式的应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53-58.

[4] 马继洲,陈湛匀.德国弗朗霍夫模式的应用研究:一个产学研联合的融资安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6):53.

[5] 汪秀婷,胡树华.面向自主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02):102-106.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科技政府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