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无形 课堂有声

2018-12-03丁丽赟

新课程·小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渗透德育

丁丽赟

摘 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就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尝试与实践,把德育渗透在数学课堂中,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计算教学;渗透;德育

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在计算工具十分便利而又准确的现代社会,计算教学的价值何在?我们应追求什么?清华大学校长留给毕业生的一段话中说道:“未来社会,能力比知识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必需的计算技能与方法外,更应引领学生在非智力方面获得发展与成长。笔者就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渗透德育进行了尝试与实践。

一、认真细致,习得三思而后行的学习态度

“认真细致”是指精益求精、尽心竭力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常常有个不好的习惯,看到题目就急于动笔,糊里糊涂地就错了,等到老师提醒才恍然大悟。计算结果正确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我们追求的远不止于此,还应有更深远的“教育目标”:在获得计算方法与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品质及数学素养。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引导,不管题目看似简单还是貌似复杂,提醒学生不要急躁或胆怯,不要忙于动手。先认真看一看,看数据的特点,看运算符号;想一想,想计算的策略,想运算的顺序。有了这几秒钟的“看一看、想一想”,心中就有数了,方向、方法也就明确了,计算的正确率自然会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摒弃粗枝大叶,克服粗疏思维,养成认真细致、三思而后行的行为习惯与学习态度尤为可贵。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懂得变通,养成有理有据的思维习惯

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理应懂得“变通”,学会“变通”,所谓“变则通,通则久”。计算中就蕴含着“变通”的思想,即“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师:11.5÷5,怎么计算呢?把思考过程记录在作业单上。

……

师:下面开始交流。数学是一门讲理的科学,要说出你的算理。

生1:将“元”转化为“角”,整数除法是我们学过的知识,11.5元=115角,115÷5=23角,23角=2.3元。

师:转化的作用可真大,不会算的小数除法变成了会算的整数除法。他的计算过程思路清晰,把轉化的过程与根据讲得有条有理。

生2:11.5元=10元+1.5元,10元÷5=2元,1.5元=15角,15角÷5=3角=0.3元,2元+0.3元=2.3元,所以11.5÷5=2.3元。

师:真会思考,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决新问题。比较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3:都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的。

师: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看起来是两种不同的运算,其实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我们找到这种联系,就能借助整数除法巧妙地算出小数除法的商。

生4:我是列竖式先算115÷5,然后加上小数点得到2.3。

……

算理教学是计算教学的重头戏。教师以“思考过程”为抓手,通过巧设问题“你是怎么思考的?这样计算的算理是什么?”和恰到好处的点评,引领学生从整数除法、单位换算等多个维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变通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实现算理的迁移,培养学生“算之有据、言之有据”的思维习惯。

三、遵守规则,培养恪守不渝的规则意识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就如同社会生活中的规则,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规范。在做混合运算时,学生常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发生,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说明学生的“规则意识”淡薄。

例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

师:13.6÷4×0.25该怎么计算?请独立完成在作业单上。

……

师:下面开始交流展示,说说你的算理。

生1:我先算4×0.25=1,然后13.6÷1=13.6,这样算简便!

师:可以这样算吗?13.6÷4÷0.25,我们可以怎么算?

生2:13.6÷(4×0.25)。

师:为什么这题可以先算4×0.25?

生3:这是根据除法的运算性质。

师:在13.6÷4×0.25中,先算4×0.25就违反了数学的运算顺序和规则,是错误的。

师:同学们,数学和生活一样,都是要讲究规则和秩序的。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数学也一样,不能为了一时之“便”违反运算的规则。

数学有规则,游戏有规则,生活有规则……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随机渗透、日积月累才见成效,而立足课堂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有效途径。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要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特点与德育范畴内涵,遵循教育规律,深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寻找数学学科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注重在课堂中对学生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渗透,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赵雄辉.数学课程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J].湖南教育,2013.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