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之思考

2018-12-03王道军

新课程·小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王道军

摘 要: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其教学效果所呈现的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因此,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引导,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又能实现良好教学环境的創造。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获得,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小学生也有年级之间的差别,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需要不一样的教学方式的实施,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差异化教学,如较低年级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依赖性学习,其学习的方式主要是授课教师亲身施教。而这种差异化教学又要从生活化教学上得到弥补,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共同进步。同时,课堂上的施课更多的是学生过多的询问和教师的回答;而较高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引下,更好地自主学习,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时也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他们能认识到学习方式很重要,同时也能更好地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

一、创新教学方式,教学中体现差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即学生上课的参与性,能直接体现出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需要学生跟上授课教师的讲课节奏,这样形成一种大环境,即一个学生的参与性直接影响周围的学生,这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授课方式。教师一方面要照顾到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同时要兼顾到学习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堂中的课堂”(生活实际联系课程)来实现学生之间的讨论,通过“比学赶帮超”的方式使学生在紧张的环境下形成“好带差”“均匀”式学习氛围;也可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教学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小学数学应用部分,即综合与实践,是一种课程结合生活实际的应用性课程,是最能体现出学生参与性的部分,也能使学生联想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点。

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差异化放大至每一位学生。例如,在一年级授课“加法和减法”中,对于1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小学生更生动的是通过手指学习,但是学生之间可能还有通过数数的形式来学习,而授课教师则要求学生认识到规律,通过“和为10”“差”等方式帮助学习记忆,如10=2+8=3+7=4+6=…,1=3-2=4-3=6-5=…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如日常购物中的数学等合理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发散思维,同学之间也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检测。

二、以生活为先导,助力学生兴趣学习,体现人本学习理念

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是学生学习能力显著提高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对授课教师的传授或者是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更加自主地去学习,学习效率才能更高。但是,高效的教学方式背后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师方式的实施,授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生活习惯,设计大众式的学习教案,参与生活实际问题,课堂上密切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接受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课的方式自然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授课教师的指引下,运用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才能使知识得到深化。

当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一知半解,只能从表面看到正方体每一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长方体每一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时可能就会有学生提出用尺子量一下,就能知道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学生是运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两体的各面形状,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物体形状,自主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数学方面的问题。

另外,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绘制平面图”和“有趣的七巧板”,高年级学生进行平面图绘制时,可根据身边的物体绘画,同时其他同学相互讨论绘制的准确性和同学间绘制平面图的差别;而较低年级学生则主要学习图形的辨认,这作为学习的基础,学生主要从实际中见到的图形入手,通过全员讨论参与并互相提问的形式增强对图形的认识。

三、真正走进生活,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从感官上去体会,而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例如行走在街道上、观看绚丽的视频时、与父亲谈论数字的奥妙时等,学生能亲身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作用,生活处处皆数字,处处是算法。授课教师要做的就是能够在课堂之余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题目”,以便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去接受生活中的数学,不断适应教材中的逻辑,也能不断适应生活式教学。

尺子的边缘相互平行,路边的两棵树相互平行,日常生活中的纱网等,其线相互之间的距离和线与线之间形成的交点就是本节所学的“平行与相交”知识,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能和生活相关联的,数学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而且在日常的小事中也能体现数学知识,如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就会提到生活中的图形“七巧板”、镜子里的“对称”等,这都是数学逻辑能力方面的展现。

在小学阶段,以生为本的教学就是授课教师要意识到“学生适应性”和“教学适应性”的重要性,即学生不断适应授课方式的同时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学生不断适应授课方式过程中,授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学周刊,2017(12).

[2]叶玉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1).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