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形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构

2018-12-01杨子震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观念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杨子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如何在互联网+形态下,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充分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转变教育观念,激活思想政治教育活力,引导青年学子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转变

2018年,高校迎来第一批00后新生。可以说,这一代的孩子是完全受互联网影响而长大的,他们个性奔放,思想开放,面对当前的时代形势,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引导他们?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去教育他们?如何将爱国、求真、励志、力行作为他们成长成才的目标……这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能够充分利用时代带给我们的“双刃剑”做好育人工作,是本文致力于研究的问题。

一、什么是“互联网+”形态

“互聯网+”是知识社会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时代特色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生活、生产、工作方式改变的新形态。在“互联网+”形态下,各行各业要面对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深化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等新形势,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其与各行各业进行转型升级,促进自身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哪些转变

在“互联网+”形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新形势,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影响力,必须要做出转变,勇于创新,做出下列转变。

(一)转变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先进文化去影响人、教育人的过程。要想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起平等的新型关系,互联网是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新时代的新特点,必须认识到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更必须转变观念不断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自觉地利用起互联网,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使用水平,用“互联网+”让思政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转变方式

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要用好这个主渠道,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最关键的就是转变思政课教学方式,变教育者教的多为学生学的多,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摸着脉搏授课,结合学生的关注热点、喜爱方式和理想诉求尝试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能够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应用技术等方式,让学生把“精气神”展现在思政课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最亲密的朋友---手机,来参与课堂,让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能够充满着时代感、吸引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枝独秀变成思政课堂学生的百花齐放。

(三)转变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通过教学“圈粉”一方面靠手段另一方面就要靠内容。“互联网+”形势下,思政课需要与时俱进,更要用好互联网,从而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达。要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首先让青年学生体会到课上课下随时能够感受到思政课的温度,课上重点内容与图片、视频跃跃欲试,动静结合呈现到学生面前,让立体化的互动内容让思政课“有知有味”;课后思政教育服务阵地更要紧跟青年学生脚步,网上阅读学习同步,使思政课全天候能够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领他们做时代新人。

三、“互联网+”形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重构内容

(一)要做到不忘初心

“互联网+”形态,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在错综复杂的形式面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找准自身定位,做有思想,懂政治,善教育的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工作中,把规范、引领、探索、创新、成长五个方面与互联网相结合,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用先进手段提高自己工作的水平,争当塑造学生品德、品行、品味的好老师,成为学生新来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二)要做到四个统一

高校思政工作者与高校其他人员相比,是站在立德树人前沿的队伍。面对“互联网+”的形态,更要模范的做好工作,坚持四个统一:一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肩负育人重任,肩负培育学生三观的重要使命,必须要课上课下皆育人。课上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向,课下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总同样要言行一致,严格要求自己,在网络中同样。二是做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要始终将以德立身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三是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的统一。既要埋头做学问,又要利用互联网抬头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教学水平、网络学习水平以及扩大思政“朋友圈”的水平,利用网络加强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感知,理论结合实际、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中做好思政工作。四是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统一。培养自己板凳做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品质,开展思政工作坚持谈心谈话有纪律,不信马由缰。

(三)要做到借外力

思想政治工作者个人力量有限,要学会借助外力外脑来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借互联网之力。互联网的世界丰富多彩,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思政工作要借助网络,搭建平台,实现随时随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互联网成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主阵地。二是借学生之力,开展自育互育活动,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作用,开展学生宣讲、优秀学长进课堂等活动,让学生在同辈群体的感召下齐头并进。三是借实践之力,通过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02期

[2]欧阳日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技术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经济社会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10期

[3]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年05期

[4]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猜你喜欢

观念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分层教学实践之效果评价
浅谈新课改条件下中专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