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五环联通”,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18-11-30李春凤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深思互学五环

李春凤

“五环联通”旨在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它通过“导入导学、自学深思、交流互学、展示点评、练后梳理”等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教与学联通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概括来说,就是: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学习的探讨者、研究者;课堂上由教师的唱独角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教学过程由死盯“知识点”、强调答案的统一性向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大胆创新的方向转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变得快乐、幸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也变得愿意阅读,课后会广泛涉猎,深入研究。

一、“导入导学”重在设疑激趣,为深入研究创设氛围

“五环联通”重在“通”,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是有机的整体。做为“五环”的第一“环”,关键是营造学习环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兴趣去与文本对话,深入研究。

在《长恨歌》的导入导学中,可以设置疑问,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从这首诗诞生以来,历来对此诗的主题争论不断,有“批判主题”说,有“同情主題”说,还有“歌颂主题”说,那么同学们如何看呢?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或者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要仔细阅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再参照众多名家的观点,批判地吸收,为自己的立论寻找论据。正是因为关注到学生的心理诉求,也注意到教学环节的“互联互通”,才会有“交流互学”时精彩而富有效果的碰撞,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二、“自学深思”重在“自”和“深”,为“交流互学”蓄势

“自学深思”紧承“导入导学”而来,是为“交流互学”蓄势。“自学”是有准备的、有目的的、带着问题的“自学”;“深思”是为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触须向更深的层次延展。“自学深思”环节就是给学生自由的自主学习时间,把他们带入课堂中来,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如在讲《长恨歌》中,同学们通过自己反复的阅读、思考、再结合导入环节中相关的阅读任务,以及学生们搜集到的众多资料,进行比较阅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深度、有见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看出学生“自学深思”的深度广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为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奠定了基础。

三、“交流互学”碰撞是方法,效果是目标

如果“导入导学”做到位了,“自学深思”真正入境了,那么“交流互学”一定会出彩。

“交流互学”是五个环节最重要、最具新的教学观念的关键环节。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三边活动。因此,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变“在课堂上的口若悬河”为“隐身幕后的导演”,引导学生大胆展示、互相争论、唇枪舌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巧妙引导、关键时刻给以必要的点拔。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四、“展示点评”尊重是前提,包容是胸襟

“展示点评”环节是最能展示学生才华、最能体现教师智慧的环节。“展示”既要尊重学生,又要鼓励创新,要学生敢于向权威质疑与挑战,使学生树立推翻成见的胆识、独辟蹊径的勇气、标新立异的信心。因而“点评”更需要包容性,决不能对学生提出的“异见”横加指责甚至一棍子打死,要有“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胸怀。

在《长恨歌》的展示点评环节,同学们争论不断,思维不断深入。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五、“练后梳理”环节,提供拓展延伸的阅读平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郭思乐教授曾说:一堂语文课的优劣要看大阅读推进是否在“五环联通”的练后梳理环节,我努力地践行以大阅读为中心,带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我平时带领学生广泛阅读,努力上好好书推荐课、课外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课等,引导学生背诵经典。在关注学生“长线阅读”的同时,努力把“长线阅读”与“短线阅读”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总之,“五环联通”就是要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五环联通”,就是真正地将学习建立在师生间广泛的、平等的、由浅入深的对话中、建立在学生的激情飞扬中……

猜你喜欢

深思互学五环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快乐阅读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快乐阅读
增强认知互动 促进精制加工
快乐阅读
四“学”立“品”: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五环数阵
五环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