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我寸草心,来报三春晖

2018-11-30唐惠忠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账本农家次数

唐惠忠

引言

亲情是力量的源泉,在她的浇灌下,我们才能茁壮成长;亲情是灵魂的圣火,在她的照耀下,我们才能事业有成;亲情是治疗伤痛的灵药,在她的抚慰下,我们才能百病全消……虽然有句谚语说“娘想儿,流水长;儿想娘,扁担长”,即儿女爱母亲与母亲爱儿女往往是不对等的,但只要为人子女者有一份孝心并落实为行动,还是完全可以做到“以我寸草心,来报三春晖”的。

这里要提醒的是,下面两篇时文均为记叙文,而记叙文的特点在于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形象思维的手段,通过叙事、记人等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此,阅读下列作品时,要特别留心文章是如何创设场面来凸显生动具体的形象的,还要认真琢磨作家是如何借助对日常小事的记述、描写来寄寓自己的感情并彰显文章情趣的。

美文一

母亲的账本

悍 兵

大学毕业后,哥哥、姐姐都飞离了家乡的小镇,在沿海一带的发达城市安了家。我大学毕业后也在一家合资公司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于是,我们回家看母亲的次数渐渐少了,只是偶尔给母亲打个电话。

我们除了每月按时给母亲寄去生活费,对常回家看望母亲的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成了空头支票。

一次,因公司临时调整了几个大的活动,我突然有了一周的休假时间。事先没有告诉母亲,我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母亲面前,那时母亲正提着一篮青菜。

“妈!”听到叫声,母亲的青菜篮跌落在地。她揉了揉眼睛,然后一把就抓住了我的手,说不出话来。

吃完晚饭,我和母亲坐在灯下说话,聊到很晚才睡。半夜因口渴起来,却发现母亲屋里透出灯光,她正在灯下记着什么。

母亲发现了我,慌忙把本子合起来放进抽屉。

“妈,你在记什么呀?”“没,没什么。是些柴米油盐之类的事。”母亲掩饰着。

我好奇起来,说:“妈,以前你总会拿出本子来让我们看,告诉我们如何节约、如何勤俭持家,现在为什么要藏着呢?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听我这么一说,母亲默默地从抽屉里拿出了本子,说:“也好,反正迟早也要让你们知道的,你愿意看就看吧。”

翻开账本,只见里面详细地记录着:国庆节儿子、小女儿回家了,待了一天……中秋节,两个女儿都回家了,也待了一天……合计:儿子×次,大女儿×次,小女儿×次,子女探望奖得主……

原来,母亲把我们回家的次数、在家待的时间,甚至每一个细节,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记得一清二楚。我疑惑起来:“妈,这个‘子女探望奖是怎么回事?”

母亲的眼神变得黯淡了,叹了口气说:“我这也是没事给自己找个乐子。我寻思着也学着排行榜之类的,为你们设个奖,一年之内回来次数最多的可以得那个奖,我还准备给个红包奖励……”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睛湿润了。在我两岁时父亲就过世了,是母亲一手将我们兄妹三人拉扯大的。看着母亲那在灯下闪着光的满头银发,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的期待、盼望与无奈,我突然发现母亲竟已如此苍老。

几十年来,母亲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年老时能有儿女在身边,体会那份儿女绕膝的融融亲情,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吗?而我们呢,长大后都像小鸟一样飞走了,以为定时寄钱回家就算是让母亲享福了,却忽略了一个空巢老人的心。母亲就这样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日子,困顿、寂寞、孤独包围着她,而我们做子女的却浑然不知。

“妈……”我的泪水不可抑制地流了出来,“对不起,是我们不好,我们太不应该了……”

“孩子,我想你们呀,白天想,夜里想,无时无刻不在想啊……”泪水在母亲眼眶中打着转。

我连夜给哥哥、姐姐打去了电话,让他们不管多忙,明天一定赶回来,一定回来看一下我们的好妈妈。

第二天傍晚时分,我们兄妹三人终于一起聚集在母亲的小屋里。哥哥和姐姐翻看着母亲的账本,看着看着就流下了愧疚的眼泪。哥哥先开口了:“以后,这个‘子女探望奖就是我的了,你们谁也争不去。”姐姐连忙说:“不行,我一定要得这个奖……”

我们回家看望母亲的次数多了起来,每次回来,我们都会看母亲的账本,看看自己排在第几位,要是回来的次数少了,那就赶紧“补”。母亲的笑脸变得灿烂了。闲暇时,她依然会拿出账本,深情地记着、看着、盼着、望着……

(选自《女性天地》2017年第11期,有删改)

赏析

“要是回来的次数少了,那就赶紧‘补。母亲的笑脸变得灿烂了。闲暇时,她依然会拿出账本,深情地记着、看着、盼着、望着……”——这个平常的故事由此多了几分喜气,又添了一份幽默色彩。要知道,生活中的幽默就是人生历练而成的智慧。但我们更应想到,现实生活里绝大多数子女仍在回家看望父母一事上大开特开着空头支票,让老人们无奈地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苦日子。

文章对我们写好复杂记叙文不无借鉴作用:巧设悬念,精选一个谋篇布局(也是表情达意)的聚焦点,写好两三个精彩的细节。

主题提炼

“母亲把我们回家的次数、在家待的时间,甚至每一个细节,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记得一清二楚”——这独特的账本,记录的是一位空巢老人对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满腔期待;而“每次回来,我们都会看母亲的账本”,体现的则是儿女们读懂母亲心愿后眷眷、拳拳的回报之意。

美文二

品味时尚

丁立梅

我是在突然间起了念头,要来个农家游的。

那日,闲来翻报,看到《休闲时尚》栏目里的一张大幅照片上,村庄田畴铺陈,阳光融融,人们笑脸灿烂。一旁有文字介绍,说城里人现在最时尚的生活,是去鄉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看农家景。

失笑不已,这样的时尚,我在一二十年前可是天天品味着的。

得了启示,休息日里,我电话召集同样在外工作的弟弟,说:“我们这次一起来个农家游,可好?”

两家人立马组成一支团队,浩浩荡荡地直往乡下我们的老家扑去。这可慌张了我们的父母,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问:“乖乖啊,今天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咋都回来了呢?”

我一笑,说:“想你们了呗。”话说完,脸暗自红。若不是受这时尚的农家游的启发,生活在城里的我们,平常日子哪里会想到父母?

父母冷清的小屋因我们的到来而热闹,家里养的小黄狗也来凑热闹,老熟人似的,绕着我们的脚跟嗅。一只小羊跑来,站在门口,朝着我们好奇地张望,琥珀色的眼睛里有着孩童般的温柔和天真。母亲介绍它像介绍她另外的孩子,说:“这是家里刚生的小羊,这小家伙聪明得跟人似的。我和你爸从田里回来,它都老远跑过来接。前些天,它吃了下过露水的草,泻肚子了,再喂它湿草,它怎么也不肯吃了。”

我们都以为奇,围着小羊拍照,暗喜不已,这样的“明星人物”到哪里找?6岁的小侄子更是抱着它,把它当活玩具,喜欢得不肯松手了。

我们提了篮子,去地里摘菜蔬。初夏的天,地里的植物们葱茏得不能再葱茏。瓜果多的是,香瓜梨瓜木瓜,比赛着结——随便摘吧。蔬菜多的是,韭菜一垄一垄地绿着,还有小青菜,嫩得掐得出水來。黄豆荚也饱满得刚刚好,用韭菜炒嫩黄豆吃,既鲜嫩又清新。

邻居们隔屋相望,远远招呼:“我家有紫茄子,要不要?”

“要,当然要。”提了篮子就过去了,摘了小半篮子。邻人还嫌不够,频相劝:“再多摘点儿呀,我家里多着呢。”

心里满溢着的都是好。乡下人家就是实诚,在他们,给予是福,而你的接受,对他们来说,更是福。因为你的接受意味着没拿他们当外人。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

很快,正宗的土灶上烧出了正宗的土菜,父亲还杀了一只草鸡。一桌子好吃好喝的。我们埋头大吃,直吃得打饱嗝;父母却吃得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不时地叹一声:“真好!”

什么真好呢?对他们来说,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满足。我突然想,假如,与亲情相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将有多少父母笑开颜啊!而我们,也因这样的时尚,可以时常与记忆里的自己重逢,去童年待过的地方走一走,去问候一下从前的蓝天和白云。人生会因此而更为丰满!

(选自《课外语文》2017年第4期,有删改)

赏析

此文突出的特点在于多方位点击题意。就“时尚”而言,初读文章,我们以为作者要写的就是城里人去乡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看农家景这一时尚,如果仅就此构思成篇,当然也算不错的选择,至少是把“时尚”这个大概念合理地化小、落“实”了。而作家的匠心独运之处则在于把农家游这一时尚同“与亲情相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的心愿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此一来,作品自然就意味隽永、耐人咀嚼了。

写文章,“写什么”是第一要素,而“怎么写”同样相当重要。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品味”的过程写得生动感人的。文章主要是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段,比如“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父母却吃得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这两笔有关神态的细节,活现了父母的心理状态,读来耐人寻味。关于小羊和摘紫茄子的描写,同样形神兼备。此外,作者还精心锤炼词句,比如“浩浩荡荡地直往乡下我们的老家扑去”的“扑”、“慌张了我们的父母”的“慌张”、“韭菜一垄一垄地绿着”的“绿”,都用得恰到好处。结构上也有讲究,前面说“失笑不已,这样的时尚,我在一二十年前可是天天品味着的”,这是预设伏笔,与篇末的“而我们,也因这样的时尚,可以时常与记忆里的自己重逢,去童年待过的地方走一走,去问候一下从前的蓝天和白云”遥相呼应。

主题提炼

让“相约亲情”成为一种时尚,且由此使自己的人生更为丰满——文章充分体现出对精神生活方面的“时尚”的热切呼唤与追求。

猜你喜欢

账本农家次数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随手记:小账本,大故事
农家杏树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月亮的账本
丢失的红色账本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