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圈,让初中数学学习不再难

2018-11-30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学校张晓阳

数学大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探究数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学校 张晓阳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数学教育中的一种精髓,它在推动了全体学生发展的同时,还间接地发展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这种学习方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们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习圈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理解掌握数学内容,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快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合作意识

问题是学生思考的开始,更为学生们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向。作为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中的问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并借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学生们主动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菱形的性质内容时,在课堂伊始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们合作探究。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拿出一张矩形的纸张,对折后再对折,然后利用剪刀剪下一个角,这个角的两条边的长度任意取,并将这个角展开,看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这一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呢?这些对称轴又有着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这一图形中又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的探究思考欲望瞬间激活,并都主动地进入到思考探究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学习圈并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这时,有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操作出来的图形,两条对折线恰好是它的两条对称轴。还有学生想到再过这两条对称轴的交点画一条直线,看直线两侧的图形是怎样的关系。学生们就这样在小组内共同合作,无形中对菱形的知识有了很好的认识。

问题情境的巧妙创设,为学生们营造了探究氛围,很好地激起了学生们的思考欲望,这种教学方式还很好地推动了学生们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可以有机会共同探究,互动交流。

二、引导有效预习,激起学生合作欲望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应巧妙地利用这一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们积极有序地进行课堂学习,让学生对教学重点理解得更加透彻。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合作预习,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乘法公式”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平方差公式前,先让学生们共同合作,一起预习本节内容,学生们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了合作预习。这时,有一小组的学生想到计算一些算式:(1+3x)(1-3x);(a+x)(a-x);(100+2)(100-2);(x-4)(x+4),之后,小组内的学生们分工合作,分别计算出这四个算式的结果。学生们在得出最后的结果后,开始思考这些计算题中存在着怎样的规律呢?于是,学生们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思考。有学生想到分别观察等号左边与等号右边的式子,于是,小组内的学生们在这位学生的建议下开始了思考,发现等号左边的算式可以用字母表示成(a+b)(a-b),而等号右边,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可以直接写成“a2-b2”。学生们就这样在预习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对本节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预习,加快了教学进程,提升了学习效率,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对数学内容有了很直接的认识,实现了体验学习。

三、捕捉最佳时机,促使学生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整节课堂都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合作时机,组织学生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实现高效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中位线”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中位线的知识内容有了简单的认识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位线的概念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于是,教师设计了一个学生们容易混淆的问题: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着怎样的区别呢?学生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这一问题的结果。此时,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们组建学习圈,并共同合作探究其中的奥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了积极的探讨。有学生想到查询一下两者的概念,很快,便有学生想到三角形中线的概念,还有学生为了更好地区分这两条线,建议将其画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之后,学生们共同回忆探讨这两条线各自的性质。学生们就这样相互合作,互相交流讨论,无形中对这两个概念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抓住时机,为学生们营造了合作的学习氛围,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们的合作学习,实现了高效课堂。

四、组织小组探究,强化学生合作参与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引导学生们体验学习,推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以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们有效参与,提升数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时,选择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们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时,有一小组的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内容,得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并通过观察一些等腰三角形,猜想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随后,学生们开始在自己的学习圈内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很快便有学生发现,利用对折的方法,这两个底角恰好重合在一起,所以得出这两个底角的大小相等。但有学生将其反驳:这样的操作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所以这样的证明是不准确的,我们应该利用数学理论来证明。很快,学生们便想到“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于是,学生们想到做这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并交于底边一点,随后学生们共同探究思考。

小组探究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它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高效。

五、引导小组讨论,引领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够充分活跃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还能够更好地实现互相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活动,以更好地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们合作交流。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象”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探究一次函数图象的知识内容时,选择组织学生们构建“学习圈”,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其中的性质内容。教师在让学生们探究了一段时间后,并没有立即直接将最后的结果倒灌给学生,而是借此机会引导学生们小组讨论交流。这时,有一学习圈的学生开始了讨论交流:

生1:我画了函数y=2x的图象,发现它只过一、三象限,而且我又相应列出了几个例子,我发现当k大于0时,这个一次函数就一定是过一、三象限的。而如果k小于0,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过二、四象限。

生2:我还发现“y=kx+b,(k≠0)”这一表达式中的“b”,在图象中恰好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处的y值。

……

小组讨论活动的有效开展,成功地拓宽了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并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们互相学习。

六、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数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很多的数学内容原型就是生活。作为教师,应巧妙地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新知。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组建学习圈,让学生们共同探究合作,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相似”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图形相似的内容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后,开展一个有趣的生活实践活动。师:同学们,你们测量一下我们校园中旗杆的高度以及一些大树的高度。学生们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都表现得很是兴奋、主动,并积极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都很主动地自由结组,并共同合作,一起完成这一任务。学生们在同一时刻测量出旗杆影子的长度以及一位学生的影子长度,并测量出这位学生的身高,最后学生们又根据自己所学的图形相似的知识求出了旗杆的长度。

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究,无形中对本节内容有了很好的认识,加深了自身的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生是发展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精神,而且合作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种技能,对其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建学习圈,以更好地促使学生们互动交流,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探究数学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联手解中考题
一个基本模型的运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