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需与政策同行

2018-11-30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教育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与学师生政策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智慧教育是目前各界高度关注的领域。围绕如何通过智慧教育来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各界也是众说纷纭。我因脑科学研究的原因,亲身感受到现代科技发展对提升医疗水平的巨大作用。相比之下,当下迅猛的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还远远不够。

我们讨论智慧教育时,要切实关注怎样通过智慧教育解决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真问题,关注如何运用智慧教育理论、方法去帮助师生减轻负担,真正提高教育的效率。教育系统是极其复杂的,这对智慧教育的研究应用提出了很多新挑战。例如,怎样把智慧教育的技术、方法及理念,和师生传统的教与学方式有效地结合,使学生、老师有真正的获得感,从而减轻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认知负荷。

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结合,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很多政策和体制机制难题。现在的中小学,教与学、课堂内与外都有一套对应的保障制度,然而这套制度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智慧教育所要求的环境。因而相关的政策制度变革就变得非常重要。

怎样让更多的学生从优质教育中受益,这是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在日常每天几小时的课堂教学中,直接受益的学生是有限的;但课堂以外,跨越学校、区域的边界,让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等新技术为更多学生服务,这就需要更多的政策制度配套。如重新制定对教师的工作考核与激励制度,将服务于校外学生的教学工作纳入教师责任,并辅以相应的奖励考评。这都对应到一系列人事制度、评价制度的改革,而一旦这些配套改革跟不上,“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新的教育生态要有更好的发展也将很困难。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所面临的问题,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需要对相应的政策进行研究,需要对当下学校传统教与学的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此外,通过更多的人财物投入,帮助师生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也至关重要。

当然也离不开对儿童大脑的研究。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对大脑的需求、工作方式及影响,和传统教育生态很不一样。所以,必须对儿童青少年的脑发育、脑学习功能、认知加工、情绪、人格特征等进行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这些研究将为未来智慧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科技基础,也将为人工智能、互联网与教育更好的结合提供更重要的发展原动力。

猜你喜欢

教与学师生政策
政策
政策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