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背景下学校阅读教育的内涵、意义与实现路径
——基于教育基本规律的分析与应用

2018-11-30佛朝晖

中小学校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全民读书

□ 佛朝晖

2016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全民阅读”列为重要工作,同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 《全民阅读 “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这是我国制定的首个国家级 “全民阅读”规划,旨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对 “全民阅读”,尤其是对少年儿童的阅读应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很多中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阅读教育活动,特别是朱永新教授倡导并推广的民间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自2002年启动以来,实验学校学生阅读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 “全面阅读”的背景下,学校如何开展阅读教育,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校阅读教育有哪些特点和内容?这些问题都需要教、科研人员从理论的视角进行分析和研究,而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实践探索和经验提升层面,对学校阅读教育规律研究的论文并不太多。本文从教育基本规律出发,从内涵、意义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分析学校阅读教育。

一、学校阅读教育的内涵

要分析学校阅读教育,必须对“学校教育”、“阅读教育”、“阅读教学”这些概念进行分析和比较。

教育是一种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校教育”属于狭义 “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接受的各种有目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阅读教育”,就是通过阅读提高儿童整体素质的一种教育。因此,学校阅读教育是在学校内部通过阅读提高学习者整体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

“阅读教育”与 “阅读教学”相比,内涵更宽泛。阅读教学是指在学校内部进行的,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二者在内容、手段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在空间、时间、目标、参与者和模式上都有明显差异。在时间上,“阅读教育”包括人的一生,而 “阅读教学”仅仅是对学龄段儿童的教育;在空间上,“阅读教育”的范围可以很广,包括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阅读教学”仅限于学校内部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而实施的教学活动;在目标上,“阅读教育”旨在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并使之发挥长期作用;“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改变阅读行为,提高阅读能力,对其他学科教学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参与者上,“阅读教育”包括社会各类人群,不仅有学龄段青少年,还包括成人、老人、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等,而 “阅读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模式上,“阅读教育”比 “阅读教学”更多样,除了校内图书馆还包括社会公共图书馆,除了纸质媒介还包括电子媒介,除了学校教育还包括社区教育和媒体宣传,主管部门中除了教育一家部门,还包括广播电视部门、文化部门和共青团等;在资源供给组织中,除了政府、学校外,更多则来自于市场。从 “阅读教育”和 “阅读教学”的关系来看,学校阅读教育是 “阅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学校通过阅读活动和阅读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阅读素质,还对学生的家长、教师和学校附近社区发挥了辐射和影响作用,这种有组织、有目标和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我们称之为“学校阅读教育”。

二、学校阅读教育的意义

学校阅读教育是 “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学校阅读教育属于“学校教育”,可以从教育基本规律来分析学校阅读教育的意义。教育基本规律是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于1980年在湖南大学举办的一个高校校长班的讲课中提出的。这两条基本规律为:一是社会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即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基本需求,社会发展也必须为教育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即教育发展必须符合个人的身心成长特点,人的发展需要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在教育研究中,阐释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都可以运用这两条基本规律。根据教育基本规律,学校阅读教育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学校阅读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对个体的唤醒;是教育的核心;是教师成长的学校和学生学习的基础。

(一)学校阅读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持续动力,改革的基础是创新。一个具有创新活力的民族应该是喜欢思考、喜欢阅读的民族,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和国家都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犹太民族是世界公认的聪明民族,犹太人发明了全球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产生了33%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和20%的美国百万富翁。犹太人热爱读书,有新闻报道,犹太人每年平均每人读书64本,这也是犹太人英才辈出的重要原因。美国也是一个十分重视阅读的国家,从布什、克林顿到奥巴马,每一位美国总统都大力提倡阅读教育,特别是早期阅读。芬兰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国家,平均每人每年借书17本,是最喜欢向图书馆借书的国家,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为半小时,很多学生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个喜欢阅读的国家和民族形成的基础来源于学校阅读教育,这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

(二) 学校阅读教育是落实“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全民阅读”。习近平同志本人十分热爱读书,曾步行30里去借 《浮士德》,为 “全民阅读”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全民阅读”工程已经成为 “十三五”时期文化的重大工程之一。2016年12月,《全民阅读 “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将 “坚持少儿优先,保障重点”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列出,提出少儿阅读是 “全民阅读”的基础。必须将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 “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从小培育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并将 “大力促进少年儿童阅读”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一,通过家庭阅读、阶梯阅读、书香校园建设、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保障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基本阅读需求等落实少儿阅读工程。由此可见,少儿阅读是 “全民阅读”的优先发展部分,而学校阅读教育正是落实 “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

(三)学校阅读教育是对生命的唤醒

德国哲学家、德国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在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雅斯贝尔诗意的表达,回答了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就是对个体生命的唤醒。每个人都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安全等基本需求,人类通过学习改造世界方法和技术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人类精神世界需要教育,尤其是通过阅读教育进行改造。“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阅读一百位名人的传记,就相当于经历了一百次人生,通过阅读传记,每个人的生命得以延长;阅读一百位名人的思想,就有了一百种不同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从而构建起丰富的精神百花园。学校阅读教育在学生读书中如同一盏明灯,指引学生读书的内容和方法,并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使他们思想丰富,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敢于挑战。

(四)学校阅读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读书是教育的根本。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老百姓将送孩子上学称为 “去读书”。学校教育的根本就是教会孩子们阅读,使孩子们产生阅读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农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任教长达32年,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为了改变这个落后的农村学校,他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突破口,倡导教师们在所有的课程中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学校就是一个读书的地方,教育就是培养人读书的习惯和能力,因此,他强调,“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2]

(五)学校阅读教育是教师成长的动力

教师是学校阅读的实施者,也是受益者。书籍对于教师来说,就如同是儿童的玩具、书法家的毛笔、钢琴演奏家的钢琴、画家的画笔一样。教师的阅读按照目的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获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研究能力的阅读;二是丰富个人精神生活,为生命而读书。前者是专业成长的需要,后者是生命成长的要求。当读书成为生命的需要、生活的组织部分,读书就变得愉快而轻松了。在师资队伍中形成热爱读书的氛围,对学校的校风、班风也会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

(六)学校阅读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学习的前提是理解,学校阅读教育的根本就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校各科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同时,在考试和评价中也越来越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各科考试中都会考察学生是否善于在阅读中将一个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问题,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因此,阅读量大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阅读量少的学生。香港十分重视阅读教学,2006年,香港参加了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员会主持的针对全球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测试——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中,香港排名第二。取得这一成绩与他们将阅读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紧密相关。他们认为,学生首先应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然后再通过阅读去“装备”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才能达到终身学习和全人发展的最终目的。[3]

三、学校阅读教育的实现路径

学校阅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论中结构功能理论的指导。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以一定结构方式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的结构、要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只有做到结构、要素和环境“三得当”,系统的功能才能得到最优化地发挥。因此,做好学校阅读教育,需要从结构、要素和环境三个方面来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学校阅读教育生态系统。

(一) 学校阅读教育的目标:基础能力、综合素养

阅读是学习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各科知识的学习必须以阅读为基础。因此,学校阅读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项基础能力,掌握阅读能力,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他各科知识。同时,学校阅读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改善阅读习惯,形成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记忆与分析相统一、吸收与批评相关联的综合素养,这一综合素养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学习能力,以此为 “工具”,学生才能从广泛的知识海洋中获取系统化的知识。

(二) 学校阅读教育的资源:多元组合、多样呈现

信息化时代的阅读资源可谓浩如烟海、多种多样。从形式上看,有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学生不仅可以从实体图书馆、书店中获取纸质图书,还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视、听媒介,包括电子图书、音频资料和视频录像等。此外,学生还能深入社会中,通过游学、旅行、体验等方式,到社会和大自然中,获得社会经验这本 “无字之书”。在阅读资源的提供方面,图书馆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学图书馆也可与大学图书馆合作,建立跨学段图书馆联盟。很多社区图书馆还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在假期推送各年级推荐阅读课外读物。阅读资源的提供方中除了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外,还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比如有对学生阅读书籍和阶段性阅读材料进行选编的出版部门,还有对阅读材料进行数字化的电子出版部门。总之,在 “互联网+”时代,阅读资源的跨界联合和非线性关联将是多元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 学校阅读教育的环境:内外合作、软硬结合

环境是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气。“全民阅读”项目的推广为学校阅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民阅读”通过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提高数字化阅读的质量和水平,举办重大全民阅读活动、完善 “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等措施,为少年儿童阅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在学校内部,校园阅读氛围和班级阅读氛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班级采用读书角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方便借阅的图书,有学校在走廊里设置书架,供学生课余阅读,还有很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采用醒目标语、宣传画和雕塑,这些都是我们为学校阅读教育提供的 “硬件”环境。此外,学校还需要提供 “软件”环境。一是建设一支爱读书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中形成爱读书的氛围,将直接影响班风和学风;二是学校与家庭合作,由孩子带动家长参与阅读。湖南某县大力开展阅读教育,很多学校开展 “书香家庭”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由学生、家长的阅读活动,带动社区阅读。

(四)学校阅读教育的途径:课内课外、课上课下

阅读教学是学校阅读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学是学校阅读教育的主要载体。一是改革语文教学。当前语文教育偏离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应试为目标,忽视学生主动性、理解力和批判能力的培养。李希贵校长在担任山东高密一中校长时期改革语文教学,专门建了一栋“自修楼”,每周6节课中,2节由老师课堂讲授,4节让学生进入阅览室自由阅读。改革的效果是学生语文成绩不降反升,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此外,阅读教育不是语文这一门学科就能完成的,其他学科也应加强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二是加强革命传统与经典文化学习。读什么比阅读本身更重要,学生需要广泛阅读,按照兴趣爱好阅读,但是学校阅读教育需要加强革命传统文学作品阅读和传统经典阅读,小学蒙学养正,为学生精神成长涂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中学学习经史子集,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打好基础。三是指导学生阶梯阅读。按照不同年龄阶段为学生选择不同的书籍做出指导,低幼阶段先以图多的绘本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文字为主的图书阅读。四是为学生创造阅读时间,新教育实验学校构建“晨诵、午读、暮省”课程体系,抓住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为学生阅读创造时间,在上课前一两分钟播放音频,听故事、诗词等,这些都为阅读提供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五是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读书日宣传 “全民阅读”;学校还可以推行读者项目、读书交流、读书笔记展示、读书征文和 “书香班级”评选等活动,在学校中营造读书的氛围。六是在评价方法上,学校要将平时检测与期末检测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估,在其他学科考试题目中,加大阅读文字量,考察学生对生活知识的理解,将学过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中。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全民读书
全民·爱·阅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我们一起读书吧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