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布局、管理与发展

2018-11-30李林学张妍蓉

中小学校长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区教研农村

□ 李林学 张妍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动规模持续加大,农村学校生源明显减少,“微型学校”“麻雀学校”增加,如何对这些学校进行合理布局,实施有效管理,保障政令畅通,落实教育方针政策,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甘肃省民乐县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一、布局微调和校车服务

教师编制由学生人数确定,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源减少了,教师人数自然也减少,但班级数并没有减少,课程和课时也没有减少,这样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尤其是教师编制的紧缺。针对这种情况,民乐县因地制宜,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凡偏远、贫困地区和山区学校,配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规模再小也要坚持办学,并且实施了薄弱学校建设、营养餐厨房建设、无尘化取暖改造、旱厕改造等项目,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为村民子女提供就近上学的便利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对于邻近村落小规模学校,则充分征求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班子、各村村民和家长的意见,对确实有联合办学需求而且条件成熟的,小范围之内进行合并,并提供上下学校车服务。民乐县不搞一刀切,实事求是,机动灵活,探索出了满足农村地区资源节约、就近入学、优质教育三方面需求的小区域特色化教育服务新模式。

二、学区委员会的建立

民乐县通过学区对各乡镇所属小学和教学点进行管理,之前是由县教育局向各学区选派一个学区校长进行管理。民乐县于2012年在各学区成立了学区委员会。学区委员会由本乡镇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代表、教育局联系领导、学区校长组成,并建立了学区委员会会议制度。通过组织学区委员会定期会议,及时了解和掌握学区内各学校动态,协调和处理重大事宜,对项目、经费、人事等进行集体决策,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学区委员会的建立,规范了管理行为,强化了民主监管,提高了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

三、强弱校联盟、捆绑式发展

因地理、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学区内所辖学校的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尤其是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为实现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民乐县实施了 “强弱校联盟、捆绑式发展”的模式,将寄宿制小学、中心小学与临近的小规模薄弱学校捆绑在一起,在师资方面给予调剂和补充,对教育教学管理给予规范和引领,对教师专业发展给予指导和培训,对设施设备的不足给予帮扶。通过这种模式,深挖强校潜力,提升弱校水平,盘活了教育资源,保证了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促进了学区内各校共同发展、均衡发展。

四、联片教研活动

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每个学科至多有一名教师,教学研讨确实存在困难。民乐县采取 “联片教研”活动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民乐县的联片教研活动有三个层面:一是在学区内部,根据所辖学校的分布情况,邻近学校划为一 “片”进行;二是邻近学区 “联”为一“片”,联合开展教研活动;三是城区小学与农村薄弱学校之间建立了着眼于示范、带动、帮扶、促进的联片教研机制,发挥了送教下乡的积极作用。“学区之内—学区之际—城乡之间”三级联片教研网络,有助于统筹和调动城乡及区域内教育科研人才,使小规模学校教师参与到了较高水平的教研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五、小班化教学

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普遍减少的现状,民乐县在全县各学区推广实行了小班化教学模式,打破师生的座位安排,打破教室的陈设与摆布,增加学生交流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从中得到充分展示和综合发展。这种模式把学生人数减少的不利因素,转变为小班化教学的有利条件,高质量落实了 “因材施教”、“全体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以小班化教学带动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三个指导意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如何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民乐县出台了简称为 “三个指导意见”的系列文件,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是着力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等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从小做起,练就过硬的 “童子功”。其次是加强小规模学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的锻炼格局。再次是扎实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兴趣、特长方面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专递课堂”

所谓 “专递课堂”就是集中全县专业教师之智慧,为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专门制作并传递缺少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具体做法是:教育局统筹规划,选拔优秀的专业教师,制作音乐、美术、科学、品社等学科高质量的微课文件,并利用 “班班通”设备提供给偏远地区上不齐课、上不好课的小规模学校,从而落实课程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民乐县的这项措施,针对性强,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科师资不足,音乐、美术、科学、品社等学科课程不能开齐开足的问题,落实了课程方案,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八、校财区管

农村小规模学校不设会计,怎么进行经费管理?民乐县实行的是“校财区管”模式。一是实行财务审批制度。规定500元以下开支,由学校校长审批;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开支,由校委会研究审批;1000元以上开支,要报学区审批。二是实行学区报账制。学校设一名兼职报账员,定期到学区报账,由学区会计负责审查、审核。这种管理方式由于增加了学区的审核把关,增加了教育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效益性。

民乐县的上述做法,符合农村教育实际,富有地方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学区教研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