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8-11-30江苏省滨海县淤尖实验学校丁成亚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趣味性数学知识创设

江苏省滨海县淤尖实验学校 丁成亚

数学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形成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源泉,同时它也是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抽象概念与具体问题之间的一座桥梁。正所谓“问题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心脏”,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在课堂上根据数学教材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展开数学教学活动。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使课堂充满趣味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设出别具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所谓趣味性,就是指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将数学知识转化成问题,并使其能够贯穿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之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好玩、新鲜有趣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从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注意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以及多样性,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趣味事情入手,以此来增加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依据故事来创设情境或者依据游戏来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进行乘法教学时,在课堂一开始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猴子妈妈准备带领小猴子去郊游,一共有六只小猴子,猴子妈妈为它们每人准备了三个桃子,试问猴子妈妈一共要准备几个桃子?在进行问题创设时特意选取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来展开乘法教学,学生很快便计算出猴子妈妈要准备6×3=18(个)桃子。增加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更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使课堂充满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为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将数学知识的传授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作用,进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数学教师要做到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生活化,从小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教学活动与小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相联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要适时、创造性地去改编自身的教学题材,使教学题材能够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难题。

比如: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这是一道比较贴近小学生生活的题目,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时也比较易于理解,因此很快便解决好了这道数学难题:55×4-135=85(千克)。这样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去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

三、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使课堂充满开放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创设比较具有开放性的情境就是指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在创设情境向学生进行提问时,要注重问题答案的开放性,不要只是唯一的答案,要选择具有多样性答案、综合性较高的问题,进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因此,在选择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多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创设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就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开拓思维的广泛空间,进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彰显自身个性,自己亲身去动笔、动口、动脑,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进而增强自身的创造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以及探索数学难题的精神。

比如在进行加减法教学时,我将班级内部模拟成一个“生活超市”,让学生假装在超市采购:学校要举办元旦晚会,现在需要采办一些东西,给学生每人50元自行选购,这样让学生开动大脑,在“班级超市”里面自行选择,自己购买,教师扮演超市主人,在最后结算的时候要求学生自主结算,这样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增加了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丰富小学生的数学知识。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设出别具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其次,教师还要创设比较具有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课堂充满生活化;最后,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比较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充满开放性,进而来不断带领小学生探索数学知识,挖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潜力。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数学知识创设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未来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以画之名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