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案例分析

2018-11-30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重难点方法数学

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程 云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学习的方式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开展。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主动的学习环境。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鲜明的指向性,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那应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一些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切实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以一根主线贯穿课堂教学,方便学生把握课堂结构,也有助于学生抓住课堂重难点,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新授课中可以结合情境设置来生成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好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的各项准备,如知识铺垫、教具准备等等,运用多方式、多手段恰当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自己尝试动手练习,提出疑问,总结方法规律。在讲授新课时,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设计问题。例如问题1:同学们,你们到过小卖店买东西吗?说说你见过的小超市都卖些什么?问题2:今天,小明和小红也要到小超市买东西,我们看看他们去的小超市都有些什么?问题3:观察图片,说说你都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看不懂?看懂了图意,说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4:同学们提了很多很好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今天小明和小红买东西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5:图意弄明白了,文字意思也搞清楚了,下面大家就用自己的方法动笔算一算,看怎样解决小明的问题,不懂的同学可以跟别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再做。问题6:对解决小明和小红的问题,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问题7: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二、巧用数学思维方法,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材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例题少了,题型变活了,现在所倡导的是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凸显数学的思维方法,以不变的方法应对多变的实际教学情况,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学复习课时,可以用一个问题进行串联、反刍,设计变式问题。如讲授“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复习课时,问题:用4,0,1,9这四张卡片摆数。(1)摆出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9,可以摆出哪些数?把它们读出来,并写一写。(2)用这四张卡片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3)摆出一个数接近9000,这样的数你可以摆多少个?(4)如果把1换成0,写出所有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三、抓住教学重难点,设计核心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知识的重难点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支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的突破重难点的核心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活跃的催化剂。如讲授“一亿有多大”时,学生对一亿到底是多少理解比较困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借助推算,从不同角度具体感受一亿的大小。课堂设计两个核心问题,问题1:一亿枚1元硬币堆在一起大约有多高?问题2:一亿粒大米大约有多重?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到合适的工具,估算出一亿枚硬币的高度以及一亿粒大米的重量。

四、突出学生主体,由学生提问题

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课堂学习的过程是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示知识情境后,引导学生读懂已知信息,说出自己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什么要问的?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学生展开自学,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出三角形内角和。课堂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提出问题1:自己遇到的困难,我是这样解决的,有没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求出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学生展示,提出问题2:对我们的方法,你有什么疑问?课堂以学生的展示、提问、反馈等活动展开,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效果显著。

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曾提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猜你喜欢

重难点方法数学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错在哪里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