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互动式教学在中专数学课堂的应用

2018-11-30广东省江门市体育运动学校邓燕萍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对数互动式目标

广东省江门市体育运动学校 邓燕萍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能极大地推动中专教学方式的改革。通常情况下,在教学中,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缺乏互动。这样一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老师也没有讲课的激情,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如能在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好互动式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全方位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还能推动中专教育的发展。

一、中专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同普通高中生相比,中专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底子薄,加之本校学生每天都要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学习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他们精神困倦,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导致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也成了他们的难题,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对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厌学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的。以往的中专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教材、教师主导、学生练习”的应试模式,很大一部分教师主要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教学,控制教学进程,但由于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成为被动吸收知识的机器,对数学这门课程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中专教学是为国家输出技能人才的,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学好数学对他们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积极改变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克服厌学情绪,促使其在实践互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生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在中专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新课伊始,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同学们在交流讨论中获取知识,教师要在学生讨论时抓准时机参与其中,进而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积极地转化为主动索取,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平面向量内积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对于,要推算出,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平面向量这一章节的内容和基本概念,的内积定义,用向量的模及夹角表示内积的公式,b>及多项式乘法法则等,安排不同学习小组复习不同的概念,之后再小组之间分享复习内容。机会成熟时,老师给出:设平面向量a=(x1,y1),b=(x2,y2),i,j分别为x轴、y轴上的单位向量,并提示由于i⊥j,故i·j=0,又|i|=|j|=1,让同学们合作、讨论,计算出:a·b=(x1i+y1j)·(x2i+y2j)=x1x2i·i+x1y2i·j+x2y1i·j+y1y2j·j=x1x2|i|2+y1y2|j|2=x1x2+y1y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仔细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为学生解惑,适当给予表现优秀的学习小组一定的表扬,鼓励表现欠佳的小组。通过这种方法很好地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在交流探索中解决了难题,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倦意。

2.目标引导教学,强化互动效果

为更好地进行互动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以目标为导向,进而更好地进行“互动式”教学。第一,为学生展示目标方向,师生可以朝着目标共同努力。教师在新课前要将课堂目标摘抄在黑板上,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什么,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学习目标。如,在进行直线的点斜式与斜截式方程的教学中,可设置四个课堂目标:(1)说出和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2)说出及写出直线的斜截式方程;(3)掌握并熟练运用点斜式方程求直线的方程;(4)掌握并熟悉运用斜截式方程求直线的方程。之后师生再积极围绕目标互动。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教材中的知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通过目标引导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了解本堂课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之后再通过学习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有效地将教材中枯燥烦琐的概念以及抽象的知识为自身内化。最后,教师可通过课堂小测及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促使学生通过自学或者与同学、老师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变被动学习过程为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如,在积、商、幂的对数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当学生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再鼓励其进行深入探究,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开拓学习思维。

在积、商、幂的对数法则的教学中,本节课学习的难点就是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推导出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要求学生熟练运用上述知识解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幂的运算法则:如果a>0,那么有,根据幂的运算法则和对数的定义,先得到积的对数运算法则:,则由于,所以,接着让学生讲讲如何类似地得到商和幂的对数法则,即让学生作为堂上练习来尝试推导法则,老师从旁指导,多数学生能成功推导出商和幂的对数法则:为了避免学生误用法则,教师可为学生出示一些判断题进行练习,如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其中a>0,且a≠1,x>0,y>0,n是大于1的整数,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后发言,其中(2)和(4)正确,(1)(3)是不正确的。待学生掌握好积、商、幂的运算法则后,再进行复杂的计算。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是教会学生某个知识点,还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在中专数学课堂应用互动式教学,需要广大中专教师结合实际不断实践及探索,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相信互动式教学可在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上落地开花,从而为数学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

猜你喜欢

对数互动式目标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明晰底数间的区别,比较对数式的大小
比较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式大小的方法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活用对数换底公式及推论
神奇的对数换底公式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