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中巧用微课

2018-11-30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中心小学袁红梅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帽子微课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中心小学 袁红梅

“综合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出现的一个新领域。为了使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过程中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也为了学生能主动参与,成为课堂主体,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微课”在各地的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逐渐成为教学的新趋势和新型补充。我国“微课”概念创始者胡铁生认为: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主题、例题、疑难问题、实际操作等进行的精简而又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由微教案、微视频、微课件等七个方面构成,其中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微课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地点实现在线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下面结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数学好玩》单元,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中巧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交流辨析能力、观察发现能力。

一、课前巧妙使用微课,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铺路石和解铃人

微课运用于课前,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先前知识,唤醒已有经验,预习重点、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抽象概念不理解,有许多疑问,此时运用微课,主要是答疑解惑,为学习新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例如,教学《有趣的推理》这个内容时,“推理”这个概念很抽象,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很难理解,为了化难为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课前制作了一个“名侦探柯南断案”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直观理解“推理”这一概念,即:从一个或者一些已知的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过程或思维形式,已知的命题是前提,得出的新命题是结论。这样把概念的理解与生动的故事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是“推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一点就通。微课视频结尾处还设置了一个悬念:到底谁是凶手?为新授课埋下伏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堂教学中巧妙使用微课,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路人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课前自学中未能理解的问题,还要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时,先布置学生预习教材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用实物进行操作,解决“服装搭配”,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选择用合适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搭配方法,然后在小组中进行经验介绍,说说自己的搭配方法。各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每组推荐出组员进行汇报与分享,在展示汇报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学生汇报的情况大致会出现以下几种:1.没有顺序,任意搭配。2.先确定帽子,每顶帽子分别搭配三条裤子。3.先确定裤子,每条裤子分别搭配两顶帽子。认真倾听、善于观察的学生会发现有的小组在搭配服装的过程中出现遗漏或重复的现象,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是抓住学生产生疑问、争辩的恰当时机,引导学生观看微课《搭配服装的方法》,观看前先提出问题:“搭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才能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看。通过微课中形象生动地搭配演绎,知道了在搭配服装时“选择一件衣服可以搭配几顶帽子,也可以选择帽子去搭配衣服”。不管是先确定帽子或者是先确定裤子,只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才能够不遗漏、不重复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学生进一步体验按顺序搭配的好处,基本掌握了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微课与“提出问题—设想—探讨—验证”这一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教学目标,也突出了教学重点,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全课回顾中巧用微课,使学生的知识更为系统化、结构化

传统的课堂小结,教师只是简单地问学生“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或是“你有什么收获”,然后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简单地重复一遍,没有新颖性、简约性、针对性和发展性,更没有起到梳理知识、承前启后、画龙点睛、升华知识的作用。而真正的课堂回顾与总结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重新梳理知识,对知识进行概括,而且能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桥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就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的培养有所体验和领悟,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由高度集中发展到逐渐分散,特别是临近下课时,会变得心不在焉,这时教师运用课堂总结,会使课堂有一个小高潮。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推理》课程结束时,教师设计了“全课回顾”这一微课视频。在视频中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运用形象生动的课件,配上丰富的解说词,按照上课的步骤,制作成完整的微课,通过对知识的梳理营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全课回顾微课的制作目的:1.课中“分别在哪个兴趣小组”“飞机模型分别放在了柜子的什么位置”等案例的重新展示,让学生再次在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并对这些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2.通过推理过程的演示,引导学生总结列表、尝试等多种推理方法,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全课回顾微课的运用,不仅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了梳理,而且使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升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作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微课,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时机,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使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更为紧密。“微课”运用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中,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习负担。可以说,“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需要指出的是,“微课”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管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微课”都只是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和辅助,必须与其他教学环节密切配合。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帽子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