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

2018-11-30陕西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赵院娥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定式指数函数解决问题

陕西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吴 静 赵院娥

一、设置问题要有“度”

1.角度

教师进行提问时要注意顾全多个方面,难易程度,横纵跨幅,新旧知识交叉都要照顾到,不可顾此失彼,导致教学偏颇。教师不但要从教师的角度考虑知识的专业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年龄阶段、心理特点等。要多角度、全方位考虑学生的处境,从学生出发,回到学生。

2.难度

在设问时,问题不能过难或过易,要难易适中。问题过难,学生学习吃力,不能抓住知识的精髓,甚至可能出现为了问题而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知识而解决问题。问题过易,则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让学生学习到全面的知识。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独自解决有些难度(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可以解决),在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或在教师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可以解决。

3.跨度

教师提问时不但要注意横向的联系,更要联系新旧知识,使学生学习有大局意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新课跨度不宜过大,要确保学生学习过程扎实可行。复习课跨度可适当加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系统。当然,提问也要注意坡度,将知识设置为一个个小块,循序渐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提问的艺术性

1.标新立异,富趣于问

同样的问题,设计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特别是若问题能够与时俱进,则会吸引学生,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开篇的问题,开篇的问题问得好,整节课就会一气呵成,生动形象。

2.化虚为实

提问时,抽象的问题要给出具体的问法,高难度的问题要给出较为通俗的问法。如在指数函数性质的学习中,教师最好不要问学生指数函数的性质是什么,反而可以具体问学生指数函数的值域、定义域、单调性等分别是什么,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3.灵活多变

问法多变,问法灵活,方式多样,妙趣横生。问法不只是单一的教师问学生,也可以是学生问学生、学生问教师等。教师不但可以口头问,也可以将问题打印在纸上,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情况。总之,提问式的课堂是多样的。

三、提问的方法

1.直问法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式的提问,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学习的重点一目了然。如在学习圆内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时,直接给出度数,问等量关系,这个时候切不可联系三角形等进行学习,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混乱。

2.曲问法

设置障碍,问目标问题之前先提问与之有关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缓和而持久。例如在教授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等出发进行提问,缓缓引出新知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3.泛问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抛出一个可以引起思考的问题,引起全班同学深思后,然后指出某一个特定的学生进行回答。这种方法适合用在新知识的学习或者综合知识应用的情况下。

4.激问法

用激将法的方式提问,在提问中暗示,引起学生的好胜心,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这种提问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智慧碰撞的火花。这样的例子基本每节课都有,列举不尽。

四、引导解决问题

1.知识经验基础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的知识经验基础,发出引导“信号”。例如运用对比的方法,在已有的正弦函数知识的基础上,提示可用对比的方法解决有关余弦函数的问题,以达到学习余弦函数的目的。

2.解决途径

学生拿到问题容易盲目解决,到处碰壁,所以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首先可以针对所教知识,提示学习研究方法。比如在学生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学习几何时常用数形结合方法,学习代数常用待定系数法,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要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

3.利用思维定式

定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思维定式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的问题顺着思维定式,问题就能迅速解决,反之,解决问题就比较困难了。教师要学会利用思维定式提出问题,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就能迅速准确。

本文就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提问进行论述,包括提问的角度、提问的艺术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并给出例子。提问是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定式指数函数解决问题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解数学题要克服思维定式
高中物理中一种常规题型的解法判误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要克服思维定式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考点面面观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