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乡村振兴“党建+”模式

2018-11-29张永

群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汉王党建+乡风

张永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党建为统领,强化使命担当,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组织开展了“建‘四强党组织,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党建+”模式,为汉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党建+素质培训”助力产业振兴。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对于汉王镇而言,招商引资和征地拆迁无疑是当下的“重活”和“硬仗”。我们通过“7+N”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招商引资业务培训,成立“青年招商团”,把他们拉到招商引资和征地拆迁一线经受磨炼,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储备了人才。今年以来,已签约康养中心、文旅小镇、田园综合体等7个项目,吸引投资400多亿元。

“党建+环境治理”助力生态宜居。我们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空间治理作为考核党支部执行力强弱的重要工作指标,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和“263”专项行动力度,让“生态宜居”成为汉王镇的靓丽名片。2018年1-7月,投入2200万元,治理丁塘中沟等黑臭水体、河道7条,清理不合规畜禽养殖场110家;拆除各类违章建筑320处,腾退公共用地60余亩,用于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与浙江长三角城镇发展研究院合作,设计并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东西紫山民俗风光带。

“党建+文明创建”助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我们通过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最美汉王人”“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提倡孝老爱亲、睦邻友善的传统美德。积极宣传数十年如一日把荒山变青山的“三华精神”、潜心书法碑刻的“张伯英工匠精神”等當地鲜活事例,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由一批退休老党员牵头成立的汉王镇“嫦娥艺术团”用舞蹈、话剧等形式,传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党建+网格管理”助力乡村治理。汉王镇在徐州市率先完成镇级“雪亮工程”,实现技防网络全覆盖并大胆吸收退休老党员和无职党员为网格员,发挥他们在环境保护、矛盾调解、治安巡防等工作中的有效作用,实现“全镇一张网,触角时时通”。汉王镇还积极探索“支部建在网格上”、“支部建在景区里”,先后帮助月亮湾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好兆头网络科技公司等企业成立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助力乡村的社会治理。

“党建+精准帮扶”助力全面小康。我们建立机关党员包挂贫困户制度,要求机关党员每周至少到所包贫困户家中走访一次,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谋划脱贫之策,给予精准帮扶。鼓励大学生村官到外地学习引进农业技术并帮助有意愿的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东沿、汉王、虎腰等村大学生村官已先后成功引进火龙果、冰葡萄等项目,带动土地产出亩均增收3600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假日经济,陆续推出月亮湾十里桃花、特色紫藤花等景点,并通过文艺演出、特产展销、休闲采摘等活动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直接带动160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责任编辑:袁文

猜你喜欢

汉王党建+乡风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乡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移动互联新探索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
汉王科技的变革
汉王的退路已被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