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探讨

2018-11-29王文华

时代金融 2018年24期

【摘要】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已逾三个年头。三年来,经济带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但是地区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产业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发展,不同的发展阶段适宜不同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潜力模型计算出珠江-西江经济带主体11个市2012-2016年的潜力值,由潜力值的结果把经济带11个市划分为四个等级。根据城市等级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对珠江-西江经济带主体11个市的产业空间布局提出優化的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产业空间布局 潜力模型 产业协同

一、引言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新时代影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是我国首个直接联系东西部地区的跨省区、跨流域上中下游、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这种复杂的多跨度叠加格局,导致该区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难度加大。因此,深入研究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面临的难题,寻求推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路径,对于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促进国家新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产业空间布局遵循一定的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适合不同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夏文顶,2008),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产业空间布局适合不同的模式。目前,对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研究亟待深入,本文针对经济带的产业发展现状,将潜力模型应用于流域经济带的研究。虽然流域经济带彼此间的引力不如都市圈,但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沟通广东、广西,两省山水相近、地缘相亲,社会往来自古有之,因此经济带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引力。本文的研究采取这样的思路:根据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城市的潜力值,划分城市等级并确定不同等级城市的主导产业,以达到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并以此为基础对珠江-西江经济带主体11个市的产业空间布局提出优化的方向及政策建议。

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

珠江-西江经济带沟通我国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但区域内发展差距也愈加显著。总体来看,珠江-西江经济各市产业发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因此产业的空间布局需要不同的模式。

(一)总量发展情况

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但是地区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通过对珠江-西江经济带2005年—2016年的GDP变化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发展增长迅速,2016年经济总量达到43840亿,是2005年经济总量的4倍多。

通过对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主体11市2012-2016年的GDP变化情况分析,如图2所示,11市的GDP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地区间相差悬殊。广州GDP最高,且远高于其他十市;其次是佛山,相较于其他九市,佛山的GDP也很高;随后是南宁、柳州、肇庆三市;云浮、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六市的GDP总量相对来说较小。也可以看出,广州、佛山的发展遥遥领先,其他地区的发展还很落后。

(二)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珠江-西江经济带沟通我国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区域内发展差距明显,各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对近五年的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变化情况的分析(见表1),可以看出各市的三次产业比重不同,产业重要程度不同。广州、南宁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佛山、柳州、百色等市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广州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经进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佛山、南宁两市经济基础较好,经综合分析,属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肇庆、云浮、柳州、梧州、贵港、崇左、来宾等8市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来看,珠江-西江经济11市产业发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因此产业的空间布局需要不同的模式。

三、潜力模型简介

国外很早就有学者将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于人类空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证分析中,将引力模型应用于城市空间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分析,一般采用两种模型——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目前这两种模型主要用于运输网络和人口迁移研究上。在国内,谭成文等首次利用重力模型和场强模型对首都都市圈进行了划分,此后很多学者都利用该模型对国内的都市圈城市等级进行了研究,等级高的城市在都市圈内位于核心地位,辐射力度强,发展水平高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产业,等级低的城市适宜布局配套产业的发展。此外,饶会林(1999)在引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影响力模型,冯云廷(2003)利用城市影响力模型测度了京津冀经济区的合理性。丁小燕等(2015)则利用市场潜力模型对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优化及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研究。

首先计算两两城市之间的引力值,公式如下:

■ (1)

计算出两两城市间的引力值后,再依据式(2)计算各城市的潜力值:

■ (2)

在此,权重Kij的计算采用刘美华(2008)和马炯俊(2016)的方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 (3)

以上各式中,Fij为城市i与城市j间的引力值,Pi和Pj为城市i和城市j的常住人口,Ei和Ej为城市i和j的地区生产总值,Dij为城市i和j之间的直线距离。Vi为城市i的潜力值,Kij为权数,它反映城市i对Fij的贡献程度。

四、实证分析

计算中,各城市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各市统计年鉴;城市间直线距离通过在线百度地图测距工具获取,四舍五入取整。

由表2可知,2012-2016年来,珠江-西江经济带主体11市的潜力值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地区间差距也明显拉大。以2016年为例,排名第一的广州的潜力值是南宁的125倍,是排名最后的崇左市的1160倍。分城市来看,广州的潜力值最大,五年来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是绝对的核心区域;其次是佛山,潜力值在近五年处于第二,远高于其他九市。随着广佛同城建设的深入发展,广州、佛山两市的经济实力增长迅速;随后是肇庆、南宁和柳州三市,这三市的潜力值相差不大,且稳定发展,五年来排序没有发生变化,三市的潜力值分别在11市中居第三、第四和第五位。肇庆凭借广佛肇经济圈的发展,与广州、佛山实现优势互补,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在广西潜力值最高。南宁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实力的提升。柳州则借助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迅速崛起,成为广西的第二大城市;云浮、贵港、梧州、来宾三市潜力值排序五年来稳定于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位;最后是百色和崇左两市,两市的潜力值虽然都呈上升趋势,且潜力值差距很小,五年来两市潜力值交替处于第十、第十一位。

根据潜力值结果,珠江-西江经济带主体的11个市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广州,第二等级为佛山,第三等级包括肇庆、南宁、柳州,第四等级包括云浮、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

五、協同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方向及对策

(一)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方向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针对性,本文以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市的“潜力值”排名的潜力模型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潜力值及城市等级确定经济带的产业空间布局,结合各市的功能定位,发挥各市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各市的产业优化方向。

(二)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对策

1.坚持协同发展。由于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存在同构,各城市间的产业发展竞争激烈,矛盾和冲突不断。因而在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这些城市之间,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区际产业横向联系、协调区域范围内利益关系,这是实现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必要条件和有效方略。珠江-西江经济带要建立相应的跨区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以自愿原则为基础,鼓励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商会和民间组织;建立产业发展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合理布局;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减少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引起的产业布局调整分歧。必须坚持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激活市场力促进布局优化。

2.加快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建设。区域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可使产业布局拜托时空束缚,它是实现一体化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珠江-西江经济带内部要加强高速公路一体化建设,同时注重配套支线道路建设,高速公路可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形成线状产业带,而配套支线可增强高速公路效应;加强城际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域间铁路建设。加强一体化水路运输建设,发挥水运耗能少,运输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的优势,建设珠江-西江为真正的黄金水道,加强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此外,面对外部环境,珠江-西江经济带要合力加快国际海港、国际空港、国内空中巴士等重大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夏文顶,郑庆昌,杨志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路径、产业布局与政策选择——以福建省邵武市为例[J].东南学术,2008(2):96-104.

[2]马俊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路径研究[J].调研世界, 2015(2):3-9.

[3]马书红,周伟,王元庆.基于潜力模型和经济势理论的卫星城发展研究[J].城市问题,2008(1):29-33

[4]丁小燕,王福军,白洁等.基于市场潜力模型的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优化及产业转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4):89-93.

作者简介:王文华(1994-),女,河南商丘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