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井自动分层测试开关工具设计及应用

2018-11-29,,,

石油矿场机械 2018年6期
关键词:管柱油层井筒

,,,

(1.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2.德州华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3000)

笼统注采模式已不适应高含水油井的采油,宜采取分层卡堵水作业,堵住出水层,提高采收率[1]。特别是近几年水平井出现出水严重的情况,在卡堵水作业之前,需要找到各层的含水情况,因此利用分层测试开关工具,配合封隔器、丢手、丝堵等完成高含水井的分层找水作业[2-3]。自动分层测试工具可实现在生产状态下自动找水,反复调层的功能,克服传统机械找堵水管柱无法反复调层、调层不准确、操作工艺复杂等缺点[4-5]。在现场应用过程中,除用于找堵水外,自动分层测试工具还可用于分层注采和试油测试。文献[6]论述了自动分层工艺用于河南油田分层注采施工中,不仅能分层采油,还能够分层注水;文献[7]论述了自动分层测试技术用于冀东油田的试油测试中。自动分层测试技术在油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设计的自动分层测试开关工具由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通过分析其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确定采用地面油套环空加压脉冲模式进行控制,一定时间内,不同压力脉冲个数分别对应各层开关的打开或关闭动作。

1 自动分层测试开关工具机械结构

自动分层测试开关工具采用压力平衡式活塞结构,在打开和关闭状态下实现轴向压力平衡,克服地层和井筒压力对找堵水开关动作的影响。分层测试开关工具主要由上接头、传感器、控制电路、驱动电机、驱动螺杆、外套筒、活塞、活塞套、下接头等组成,如图1所示。电机安装在活塞套上端部,驱动螺杆一端与电机轴配合,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活塞连接。传感器接收井口环空压力脉冲信号,控制电路通过信号控制电机正反转,电机通过驱动螺杆将转动变为活塞的上下移动。电机正转推动活塞下行,至下限位置打开该地层;电机反转推动活塞上行,至活塞上限位置关闭该地层。推进式堵水开关采用侧进液模式,活塞装有密封圈,阻止液体流入活塞底部或顶部空间,使液体仅在活塞环形空间内流动。图1为开关处于打开状态,进液口与出液口连通。

下接头连接装有Spartek压力计[3](耐温150 ℃,耐压70 MPa)的标准偏心短接,压力计可采集分层时各层的压力和温度信息,判断测试开关工具是否正常工作,为后续的注水作业提供支持。

1—电池;2—控制电路;3—传感器;4—驱动电机;5—活塞套;6—螺杆;

2 自动分层测试开关控制系统

2.1 控制模式

测试开关与丢手、封隔器、丝堵等组成分层测试一体化管柱,封隔器隔开各个油层,每个测试开关位置对应一个油层,开关打开则该油层生产,开关关闭则该油层不生产。找堵水一体化管柱下入指定位置后,封隔器坐封、打掉丢手,起出施工管柱后,下入生产管柱,即可进行找堵水工作。借鉴封隔器、桥塞等井下工具的施工方法,通过液压将地面信号传至井底,测试开关上的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为确保信号的准确性,采用压力脉冲次数控制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压力脉冲次数控制模式

自动分层测试开关的打开和关闭分别对应一定时间内压力脉冲次数,如测试开关从接收到第1个压力值开始(压力值根据不同井深设定),统计30 min内的压力脉冲上升沿个数,如果为4个脉冲则测试开关打开,若为5个脉冲则测试开关关闭。为真实地采集到脉冲上升沿,要求加压时间大于60 s,脉冲间隔时间大于60 s,但没有具体时间限制。控制系统硬件采用比较器和单片机的脉冲计数器,软件采取去抖动程序,确保采集到每个脉冲。

2.2 控制系统

分层测试开关与封隔器、丢手、丝堵共同组成分层测试一体化管柱,采用丢手模式,控制系统采取独立电源供电模式。控制系统由单片机(PIC16F876A)[8]、电源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电机过流保护电路、压力监测电路等组成,如图3所示。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除了控制电机的运行外还需采集地面压力信号。

图3 控制系统组成

3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井为中原油田某油井,钻完井深为1 975 m。目前采用封上采下,含水100 %。重新设计分层管柱,分为三级三段,由上至下依次为:KSD丢手+Y241型封隔器+自动分层测试开关3(对应油层3)+PHY341型封隔器+自动分层测试开关2(对应油层2)+PHY341型封隔器+自动分层测试开关1(对应油层1)+丝堵,如图4所示。

各测试开关动作控制脉冲设定:下井前,每个测试开关的打开和关闭对应不同的脉冲个数。在30 min内,测试开关1打开需采集脉冲个数为4个,关闭需采集脉冲个数为5个;测试开关2打开和关闭动作分别对应30 min内脉冲个数为6和7个;测试开关3打开和关闭动作分别对应30 min内脉冲个数为8和9个。脉冲压力为井口环空压力,7~8 MPa为高压,0~2 MPa为低压,且高压和低压持续时间大于60 s。

3.1 试验过程

2017-06-15—2017-06-27,测试开关1开启,测试开关2、3关闭,单独开采油层1;2017-06-27,通过井口环空压力脉冲控制,将测试开关1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开启测试开关2,单独开采油层2,开采至2017-07-13,地面控制将测试开关2关闭;2017-07-15,再次将测试开关2开启,采至2017-07-17,产层不出液停抽,2017-07-22复抽,仍未见产出液,分析可能因地层压力低,地层供液不足造成出砂,阻塞测试开关2产液通道,砂堵严重。因担心砂堵后会损坏压力计,未再进行井口加压作业,故测试开关3未工作。

图4 完井管柱

3.2 试验结果分析

1) 产液分析。初始状态:关闭油层3(1 477.5~1 672.1 m)、油层2(1 685.5~1 690.0 m),打开油层1(1 735.1~1 924.7 m ),产液量30 m3,含水100%。2017-06-27,井口环空加压脉冲,关闭测试开关1,打开测试开关2,油层2开始生产,液量19 m3,含水100%,9 d后液量4 m3,含油2.4 m3,2 d后液量2 m3,含油1.2 m3。2017-07-13,井口环空加压脉冲关闭油层2,2 h后液量为0 m3,说明开关2关闭。为进一步测试油层2的产能,2017-07-15,井口环空加压脉冲,打开测试开关2,产液1.6 m3,含油1.0 m3。2017-07-17产出液为0 m3。

2) 温度压力分析。管柱取出后对3个分层测试开关的压力计进行温度和压力曲线提取,3个分层测试工具工作性能良好。测得了3个测试层各自独立完整的压力、温度曲线,3个测试层的压力、温度曲线互不干扰,表明各封隔器密封效果良好,在井筒中层间未发生渗漏、窜漏等情况。各测试层温度压力曲线如图5所示。

a 温度

b 压力

油层1压力曲线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2017-06-27前)井筒内液体抽取完毕后,压力逐渐降低,说明该层位处于生产状态,测试开关为打开状态;第2阶段(2017-06-27后)该层位压力逐渐积聚增大至稳定状态,说明该层位处于非生产状态,测试开关为关闭状态。

油层2压力曲线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2017-06-12—2017-06-27):因作业过程中静液柱压力高于该层地层压力,测试开关2处于关闭状态,井筒环空压力逐渐向地层中进行扩散,由于储层物性差,压力扩散时间较长;第2阶段(2017-06-27—2017-07-13):测试开关2打开后井底压力下降,前期主要产液为井筒内液体,环空压力下降缓慢;中期该层开始供液,压力下降速度较快;后期因为受到注水压力的补充,压力先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第3阶段(2017-07-13—2017-07-15):测试开关关闭后压力逐渐恢复;第4阶段(2017-07-15后):井筒内部砂堵,地层压力逐渐恢复,期间受到注水井的影响有所波动。

油层3压力曲线与临近的明148注水井泵压变化趋势一致,油层3与该注水井之间存在大通道,表明测试开关3处于关闭状态。

4 结论

1) 分层测试开关活塞采用压力平衡机械结构,克服了机械式找堵水开关受地层压力影响的缺点,开关动作根据固定时间内压力脉冲个数进行,避免了因脉冲高低电平转换时间误差带来的误动作。

2) 现场试验表明,分层测试开关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工作可靠,可对各油层温度、压力分别测试,结合产出液情况找出出水层,满足油井开发后期找堵水作业的要求。

猜你喜欢

管柱油层井筒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浅水平井完井管柱通过性风险预测
基于Workbench的加热炉管柱结构优化
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技术设计及效果研究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矿井井筒煤柱开采技术措施
滑溜水压裂支撑剂在水平井筒内沉降规律研究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厚油层隔夹层研究
受井眼约束带接头管柱的纵横弯曲分析
复杂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