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牙微创拔牙自然愈合与位点保存后种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11-2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牙槽骨骨量患牙

种植修复已经是缺失牙修复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是种植修复要求种植体周围有足够的骨组织,而牙齿缺失后剩余牙槽骨的形态和骨量均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由于牙周炎、外伤和其他原因牙齿被拔除后,在自然愈合过程中牙槽骨骨量丧失严重;且牙齿拔除后牙槽骨外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牙槽骨垂直高度的降低和水平宽度的减小,最终导致大量牙槽骨丧失。种植区牙槽嵴的骨质和骨量是影响种植手术成功和美学效果的最关键因素[1-2]。本课题组针对磨牙行拔牙后位点保存,较自然愈合拔牙窝具有更好的种植骨量条件,观察后续种植治疗的存留及种植体周围情况,探讨两组的疗效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磨牙需拔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1±6.1)岁。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16例,上颌10颗,下颌6颗)和对照组(12例,上颌6颗,下颌6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基础治疗

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给予口腔卫生指导,菌斑控制;对拔除患牙行龈上龈下洁治刮治等措施。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2周后进行微创拔牙,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切断牙周膜,轻柔拔除牙根。避免颊舌向的摇动、增隙,防止牙槽窝的扩大,尽量保护颊、舌侧残留牙槽骨壁的完整性;多根牙采用涡轮机分根后分别拔出。患牙拔除后,仔细清理牙槽窝内残存牙碎片和肉芽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检查牙槽窝残留骨壁的形态,止血缝合。

实验组:位点保存组操作步骤:(1)微创拔牙:方法与对照组相同。(2)骨替代材料植入:搔刮牙槽窝至牙槽窝充满新鲜血液,并用小球钻在皮质骨上钻散在的小孔,开放骨髓腔,形成出血创面,立即植入Bio-ss collagen充满牙槽窝,高度略突出于牙槽骨顶,创口处覆盖医用胶原蛋白海绵。(3)缝合:张力小的拔牙创面采用龈瓣骨膜减张法缝合。术后口服消炎药,漱口水漱口,14天左右拆线,术后术区不佩戴义齿。

1.4 种植与修复治疗

所有患者均在6~9个月后由同一个医生植入种植体,种植过程严格按种植流程与要求进行。所有种植愈合6~8个月后完成上部结构修复。

1.5 临床追踪观察与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并在种植修复后1、3、6、12个月进行种植复查,记录种植体存留情况及种植体周情况,每半年拍摄X线根尖片,并定期全口牙周检查与牙周维护治疗。

1.5.1 种植体边缘骨水平评估 通过永久修复当天和永久修复完成后第1、3、6、12个月的X线片进行比较判断。采用平行投照技术进行口内 X 线片的拍摄。测量的参考点定为种植体颈圈的最冠方边缘和骨-种植体接触界面的最冠方点。

1.5.2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采用牙周探针以0.2 N的力量平行于种植体长轴对种植体周围龈沟的唇、舌、近中、远中4个位点进行探诊,记录并求平均值作为该次检测的PD值。探诊时刻为永久修复当天和永久修复完成后的第1、3、6、12个月。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本项研究中的28颗种植体,其中,实验组(16例,患牙位于上颌10颗,下颌6颗)和对照组(12例,患牙位于上颌6颗,下颌6颗)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无明显松动,X 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透射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明显红肿异常。患者对修复体的功能及外形感到满意。永久修复完成12个月后,所有种植体均未见明显异常,种植体存留率为100.0%。

2.2 种植体边缘骨水平评估

永久修复完成12个月后,两组种植体近中侧骨吸收量、远中侧骨吸收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探诊深度

两组在永久修复当天及永久修复完成后的第1、3、6、12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PD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磨牙作为咀嚼功能的主要承担牙,解剖形态复杂,失牙率高,往往导致种植治疗骨量不足,种植治疗同期通常需采用复杂的骨增量技术增加骨量,手术时间长、操作难度大,因此,针对存在骨缺损的磨牙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复杂的植骨手术,减小创伤,缩短疗程,创造种植体长期稳定和发挥功能的基础条件[3-5]。

表1 永久修复后两组种植体周围骨水平(±s,mm)

表1 永久修复后两组种植体周围骨水平(±s,mm)

修复当天 0.90±0.35 1.08±0.37 0.93±0.35 1.19±0.42修复后1个月 1.00±0.25 1.17±0.34 0.98±0.37 1.31±0.22修复后3个月 1.08±0.35 1.27±0.52 1.04±0.27 1.61±0.32修复后6个月 1.12±0.43 1.39±0.31 1.17±0.30 1.74±0.34修复后12个月 1.58±0.40 1.57±0.24 1.89±0.41 1.82±0.39

表2 永久修复后两组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s,mm)

表2 永久修复后两组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s,mm)

修复当天 2.03±0.37 2.04±0.47修复后1个月 2.02±0.30 2.05±0.37修复后3个月 2.04±0.32 2.06±0.29修复后6个月 2.02±0.28 2.05±0.23修复后12个月 2.01±0.29 2.05±0.36

位点保存技术能有效地保存拔牙后牙槽骨萎缩和吸收,尽量多的引导新骨形成,可为后期的美学修复提供良好的软硬组织条件[6-8]。位点保存术尚不能完全阻止骨的吸收,但可以肯定的是,与自然愈合相比位点保存术能有效保留牙槽嵴的宽度和高度[9-10]。

本研究中使用的Bio-ss collagen材料是由90%的Bio-ss颗粒(提纯的牛骨基质)和10%的胶原基质混合而成的,能较好的构成结缔组织支架,引导骨再生能力,有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和GBR的效果,利于新骨形成。因为在Bio-ss中掺入了胶原基质,Bio-ssCollagen具备引导上皮细胞的优势,使覆盖牙槽窝的黏膜能够快速血管化,促进软组织的愈合。同时含有胶原基质的Bio-Oss Collagen能辅助表面的黏膜更好的将拔牙窝与口腔外环境隔离,有效的保护邻面牙槽嵴,在拔牙位点愈合过程中防止周围骨壁的病理性吸收[11-12]。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无明显松动,X 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透射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明显红肿异常。患者对修复体的功能及外形感到满意。永久修复完成12个月后,所有种植体均未见明显异常,种植体存留率为100.0%。永久修复完成1年后,两组种植体近中侧骨吸收量、远中侧骨吸收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永久修复当天及永久修复完成后的第1、3、6、12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PD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位点保存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因拔牙而造成的牙槽骨吸收,很好地维持拔牙位点的骨量,从而为后期的种植牙修复提供良好的位点条件。

猜你喜欢

牙槽骨骨量患牙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