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11-29常红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面积溶栓脑梗死

常红云,丁 彦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指患者发生脑梗死后其颅内继发性出血,出血位置可发生于梗死灶远隔部位,亦可在梗死灶内[1]。脑梗死后HT发生率约为10%,患者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后发生脑梗死后 HT的风险更大[2,3]。脑梗死后HT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威胁,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HT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脑梗死患者发生HT多发生于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对非溶栓患者发生脑梗死后HT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探讨未进行溶栓治疗者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后HT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26例,其中,男80例,女 46例;年龄 27~79岁,平均(60.84±13.27)岁。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脑梗死后HT,分为HT组和非HT组。其中,HT组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27~75岁,平均(59.21±13.68)岁;HT发病时间为0.5~17d,平均为(5.06±1.24)d;出血部位:梗死灶内31例,梗死灶远隔部位17例;HT分级:HI 1级12例,HI 2级22例,PH 1级9例,PH 2级5例。非HT组患者78例,男50例,女28例;年龄79~79岁,平均(61.54±11.89)岁。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病指南的诊断标准:经MRI或(和)头颅CT检查,梗死灶>5cm或有2个以上的梗死部位;(2)患者发病后24h以内入院并经MRI或(和)头颅CT检查迅速确诊;(3)接受保守内科治疗;(4)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既往接受溶栓治疗;(2)伴有严重心、肝、肾脏功能不全;(3)处于严重感染状态;(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5)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6)伴有恶性肿瘤等。

1.2 方法与观察指标:采用回顾性研究。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酗酒史、脑卒中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并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载脂蛋白 A(apolipoprotein A,apo_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_B)等指标。其中,吸烟史定义为患者每日吸烟超过10支,且烟龄超过1年;酗酒史定义为患者每日饮用白酒超过10ml,或每日饮用葡萄酒 360ml,或每日饮用啤酒超过 750ml[4]。

1.3 统计学处理: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以百分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脑梗死后HT的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HT组患者糖尿病、心房颤动及脑栓塞发生率均高于非H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脑卒中、高血压、酗酒、吸烟等指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指标的比较:HT组患者LDL、TC均较非HT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指标的比较(±s)

注:与HT组比较*P<0.01

指标 HT组(n=48)非HT组(n=78)6.54±1.45 5.97±1.66 SBP(mmHg) 128.57±14.64 126.76±14.68 DBP(mmHg) 76.16±11.28 74.18±8.76 BUN(mmol/L) 6.17±2.21 6.87±2.20 Scr(mmol/L) 93.14±30.41 89.48±25.78 apo_A(g/L) 1.17±0.31 1.22±0.37 apo_B(g/L) 0.98±0.24 0.97±0.30 LDL(mmol/L) 2.34±0.64 2.84±0.57*HDL(mmol/L) 1.37±0.36 1.28±0.40 TC(mmol/L) 3.89±0.79 4.65±1.24*TG(mmol/L)FBG(mmol/L)1.54±0.67 1.59±0.44

2.3 发生HT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心房颤动、糖尿病、TC、LDL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HT为因变量,将上述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心房颤动、糖尿病是HT发生的危险因素,TC、LDL是HT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发生HT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大面积脑梗死属于临床神经内科的常见危重疾病,约有10%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大面积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发生时脑血管主干阻塞,侧支循环建立不完全,临床患者表现疾病急骤且病情十分凶险[5~7]。大面积脑梗死一旦发生常常会导致神经的缺血坏死,因此本病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8]。目前临床上对大面积脑梗死后HT的危险因素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在三级预防的基础上,早期预测脑梗死后HT的风险因素可以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减少负担[9,10]。

研究证实[11,12],有 10% ~43% 脑梗死患者会自行发生HT,脑梗死患者会自行发生HT率跨幅这么多还与临床的检测和治疗手段有关,不同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手段会导致HT的检出率,抗凝、溶栓等治疗强度也会影响急性脑梗死后HT的发生[13]。在本文HT组患者和非HT患者比较,HT组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56.25%显著高于非HT组1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与大面积脑梗死后HT具有显著相关性,是自发性脑梗死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具有重要的预测诊断意义,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4]。相关研究显示,在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中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脑梗死后H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房颤动患者[15]。有报道显示,心房颤动既是自发脑梗死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继发脑梗死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16],其原因可能为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在接触栓子疏通血管后,远段血管会因栓塞导致缺血坏死,再次灌注造成血管破裂,发生脑梗死后HT,因此,临床上要格外注意患有心房颤动的脑梗死患者。本研究发现高血糖是急性脑梗死及梗死后HT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学者认为血糖高水平与HT的发生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会影响HT的预后[17]。目前有关血脂与出血关系的研究报道尚存争议,今后仍需进一步探讨。TC可以保持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完整性,是细胞膜脂质构成的重要成分,参与细胞膜的离子转运、膜表面受体结合和免疫识别等细胞活动[18]。两组患者实验室资料比较还显示LDL和TC也是大脑梗死后HT的发生的保护因素,可能与本文属于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小,尚存不足有关。今后可以改善研究方案增大样本量进行前瞻性研究。

综上所述,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HT的概率高,病情危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心房颤动是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处理;而且糖尿病的预防应时刻注重;TC和LDL是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后HT的保护性因素,血脂水平低的患者应该警惕大面积脑梗死后HT的发生。

猜你喜欢

大面积溶栓脑梗死
我国霍乱疫情一直处于散发平稳状态 霍乱大面积暴发可能性不大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朗盛推出采用薄壁设计的大面积结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