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MRT与VMAT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2018-11-28侯惠娟王国庆程志霞王今云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脂质体靶区紫杉醇

侯惠娟,王国庆,程志霞,王今云

宫颈癌(CC)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关资料显示[1],宫颈癌已成为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中晚期CC患者已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只能通过放疗、化疗来抑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命,目前同步放化疗已经成为中晚期CC的首选治疗方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放疗技术,相较于传统适形调强放疗(IMRT)技术,具有可提高适形程度、降低重要脏器照射计量、缩短治疗时间等优点[2]。但以这两种调强放疗技术为基础的同步化放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较少。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提取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脂质体不但增加了紫杉醇的水溶性,而且减少了变态反应的发生率,更加安全可靠[3]。本研究探究了IMRT与VMAT分别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同步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的效果差异,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笔者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9例CC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年龄47~63(53.8±5.2)岁;病程 2~6(3.2±0.5)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B期15例,ⅢA期12例,ⅢB期 7 例。 观察组 35 例,年龄 45~66(54.2±5.0)岁;病程 2~7(3.4±0.3)年;FIGO 分期:ⅡB 期 16 例,ⅢA期13例,ⅢB期6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活检、宫颈TCT等检查确诊为CC;治疗前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显示无化疗禁忌;首次采用放疗、化疗治疗;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者,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伴有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精神性、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4]。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IMRT方案治疗。放疗前使用CT机模拟定位,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头,自第1腰椎上缘至坐骨结节下,层厚为5 mm,使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勾画临床靶区(CTV),包括肿瘤原发病灶、宫颈旁组织,依据血管走行确定盆腔淋巴引流区;CTV基础上,外放0.5 cm形成计划靶区(PTV),以10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采用6 MV-X线直线加速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型号:XHA1400)5野等中心照射,外照射量:45~50 Gy,1.8~2 Gy/次,照射次数控制在25~28次。同时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H3030057)单药化疗,剂量为55 mg/m2,溶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3 h,1次/w,连续滴注5次。(2)观察组:化疗方式同对照组,同时采用VMAT方式,CT模拟定位、临床靶区勾画系统和照射范围同对照组,计划靶体积单次放射剂量为1.8 Gy,共照射28次;三维腔内照射5次,每间隔2 w治疗1次;累及器官体积剂量限制标准:膀胱D2 cm≤5.5 Gy,直肠D2 cm≤5 Gy。体外、腔内放射剂量均参照生物等效均衡剂量标准予以叠加。采用VMAT进行辅助治疗,以顺时针旋转,初始角度为182°,终止角度为178°,小肠剂量限制为 0.5 Gy/cm3,直肠为 0.6 Gy/cm3,膀胱为60 Gy,股骨头为50 Gy。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评估临床疗效。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治疗效果判定标准》[5]: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消失,且消失维持时间>4 w;部分缓解(PR):病灶体积缩小>50%,无新的病灶出现,维持时间>4 w;稳定(SD):病灶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或原病灶体积增大≤20%;进展(PD):病灶体积增大>20%,或有新病灶出现。病灶体积计算:CT扫描后,在CT图像上勾画肿瘤靶区,利用软件自动计算出肿瘤体积。根据治疗前后病灶体积计算其变化率。

1.5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使用卡氏功能状态评价量表(KPS)评估患者健康状况[4],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EA和CA125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及血清CEA和CA125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KPS评分及血清CEA和CA125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KPS评分明显升高,血清CEA和CA125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及血清CEA和CA125水平比较

3 讨论

放化疗和手术均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早期患者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恶变组织,同时配合其他辅助治疗,降低转移、复发的概率,提高治愈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显示[6],早期CC患者手术治疗配合放疗后,超过80%的患者癌细胞转移风险下降明显。但是,近年发现,对于中晚期CC患者而言,癌细胞的乏氧范围明显扩大,对放疗的敏感度下降,因此,同步放化疗逐渐成为中晚期C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7]。

紫杉醇脂质体是一种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在患者体内能够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抑制其解聚,阻碍细胞分裂,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紫杉醇脂质体具有水溶性,可以大幅提升网状内皮系统药物分布占比,继而延长有效血药浓度的保持时间,增强抗癌的效果[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98.14%)与对照组(91.18%)的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种调强放疗技术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对中晚期CC患者的治疗效果类似。

调强放疗在治疗前借助影像、信息技术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可提高局部放射量,更高效、彻底地杀灭肿瘤,同时能够减少临近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损伤[9-10]。本研究观察组使用VMAT,其通过单弧/多弧机架旋转角度以调整光栅形状和输出剂量,实现对靶区的精准照射。相较于IMRT的对照组,该种技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对照射剂量、光栅形状进行调整,随着机架的移动,可以让照射剂量分布更加合理和均匀[11]。由此可知,该种调强放疗技术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尽量降到最低,因此,治疗后患者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受到的影响较小。从表2数据可见,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显著,提示患者功能状态更好。

CEA是肿瘤细胞表面抗原,临床上多用于消化系统癌症的检测,近几年也开始作为宫颈癌、乳腺癌等妇科癌症的辅助诊断指标[12-13]。CA125是一种蛋白抗原,约75%的宫颈癌患者CA125水平升高。本研究69例中,48例患者CA125水平显著升高,占69.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CEA和CA125水平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表明VMAT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效果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IMRT或VMAT分别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同步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在控制病情发展方面效果相似,但是VMAT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脂质体靶区紫杉醇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多西紫杉醇对PC-3/MDR细胞耐药的体外逆转作用
文山都龙多金属矿床铜曼采场找矿靶区的确定方法
超滤法测定甘草次酸脂质体包封率
黄芩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