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城市化视角下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新探

2018-11-28陈雅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域工厂实训

陈雅珍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全域城市化,是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城市在率先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提出的新战略。2012年,成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提出“全域成都”的概念,深圳的宝安和龙岗通过一次性“转非”率先在全国走向全域城市化,大连市于2012年7月在《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则提出全力建设全域城市化的目标等。全域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城市产业发展,或是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在这方面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新加坡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久负盛名,其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独特教学模式成为典型范例。如“教学工厂”作为其办学重要特色的教学模式,多年来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这在我国全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为我国高职院校进一步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效借鉴。

一、新加坡“教学工厂”概述

(一)“教学工厂”概念

“教学工厂”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把专业教师和学生引入企业的实战项目中,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从而实现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学工厂”这种教学模式和理念,使得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业务实现了无缝对接。通过“教学工厂”,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企业项目,发挥了其业务专长,并从中提升业务能力;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学到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其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总之,“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是通过企业实际项目教学,把教、学、研三元紧密结合,使得理论教学、企业实习、项目开发同时并存。

(二)“教学工厂”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学年)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学期项目;第二阶段(第二学年)包括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期项目;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就是“教学工厂”的实施阶段。在第三阶段的“教学工厂”实施阶段,首先,根据企业项目特点和学生项目研发能力,将专业学生平均分成两大组。第一大组学生先进行六个月的专项培训课程学习,第二大组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各三个月的毕业设计与企业实习,两个小组该环节结束后对调。如:第二组分成A和B两个小组,第三学年开始后,A小组先进行三个月的毕业设计,三个月后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企业实习,而B小组先进行三个月企业实习,三个月后进行为期三个月毕业设计。其次,六个月后,两个大组的教学环节对调,即第一大组进行毕业设计与企业实习,第二大组进行专项培训课程学习。

“教学工厂”教学实施过程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每年都会有一个小组进行企业项目开发,可以在时间上保证企业项目实施的开发要求;二是每次只派一个小组(即四分之一)学生到企业实习,解决了企业不可能接收大量实习生的困难;三是两个大组分别进行专项课程学习和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解决了由于毕业设计需要而导致实训场所不足的问题。

二、“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分析

(一)企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工厂”的顺利运行,需要有一个专业研发能力强的专家型教师队伍。首先,一个专业研发能力强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具有丰富的专业项目实战经历使得他们可以从企业拿到项目,确保学校的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从而促进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国家经济的紧密联系。其次,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重视从企业选聘、挖掘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教师具有五年以上企业经验者达到90%左右。这种聘用模式保证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稳定。最后,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注重教职工的能力(转型)培训(如图1所示),利用考核、选拔、提高、升华以及拓展等不同措施来对各类的人才进行选拔,帮助教师一步步成长,构建成一整条完成的教师培养与晋升途径。

(二)以企业项目为基础的职教课程

以企业项目为基础的职教课程是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血液与灵魂,没有与市场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工厂”将无法运转。以企业项目为基础的职教课程,一是满足了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开发专业、设置课程。二是满足了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因为在开发课程前往往会进行市场调研,先了解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然后再成立有企业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实施课程开发。三是课程开发工作完成后,需提请有企业资深人士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董事会论证、批准。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技能训练占70%课时,理论学习仅占30%课时。这样不仅保证了课程内容能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还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

图1 南洋理工学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三)与企业对接的实训基地

与企业对接的实训基地是新加坡“教学工厂”顺利运转的良好保障。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例,它秉承“用明天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办学思想,每个专业都建有三种实训基地,分别为满足第一学年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和完成学期项目训练的专业基础实训基地,满足第二学年专业课程教学和完成学期项目训练的专业实训基地,满足第三学年实施双轨制度进行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的专业科技中心,所有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先进、完整、齐全,在满足在校学生实训的同时还可满足企业职工在职培训。专业科技中心是由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科技项目研发服务中心,可充分保证老师、学生完成企业真实项目开发需要,如世界知名企业IBM、SOFTWARE等国际知名企业都在校内建立了企业支持的专业科技中心,支持学生及老师开展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满足了企业在新加坡业务拓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缩短了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南洋理工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全域城市化进程中新加坡“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对我省高职教育的启示

近几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初具规模,发展也日趋成熟。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较大,如领军院校、领军人才较少,缺乏优质资源;院校规模小、办学条件不足;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等等。当前,福建省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百姓富、生态美”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全域城市化进程中也对职业教育全覆盖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如此,新加坡独具特色的“教学工厂”为我省高职教育,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一)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全域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推动,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优秀教师的培养。一是引进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南洋理工学院等新加坡高职院校认为,应用型高校必须落实三个条件之一就是教师要有企业工作背景。无企业背景的教师不仅难于承担企业项目,也难以跟企业沟通,无法进行校企合作。二是持续提升在职教师的专业能力。首先要加强在职专业教师的培训与交流。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很注重教师的在职培训和终身教育。其次,评价教师时注重教师带领学生承担各类企业项目应用开发或科研创新的实际能力。再次,强调教师科研工作的实用价值。南洋理工学院教师的科研方式主要表现为企业项目和创新项目。其中企业项目直接与经济运用挂钩。创新项目来源于政府的导向或师生的创意等等,一旦被企业相中,随时可以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最后,注重教师之间的跨界合作与交流。南洋理工学院主要以学系所属的各个科技中心为主体参与企业项目的沟通谈判和签约履约。专家教师随归属不同科技中心,但在涉及技术跨界或者行业跨界的企业大项目,在院、系层面的沟通指导或安排下,教师、学生都是可以跨小组、跨中心甚至跨学系合作的。

(二)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

全域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需要大批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职业教育在这一点上大有可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协调发展,更将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在当前仍然有多数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上屡屡碰壁,如专业不对口、学无所用、就业层次低等。究其原因,与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以及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有密切关系,所以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因此,可借鉴“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部分专业中在第三学年尝试实行双轨制教学改革,即将一个专业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上学期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项目工作室实施企业项目开发,另一部分去企业顶岗实习,第二学期两部分学生互换。这样不仅能保证全年都有学生在企业工作,有利于满足企业生产需求,也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同时学院教学设备也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为不断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在目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新形式下,还需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冷静地思考,及时发现不足之处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软硬件的短板,时刻保持与国际成熟的高等职业院校互通有无,吸收相应较成熟的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理念,以完善和补充我们的高职院校实训环境建设的需要。借鉴新加坡实训基地建设经验,我们可以鼓励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牵头在学院开设名师工作室、企业项目开发工作室、学生创业中心等科技研发服务场所,引进企业设备、技术、项目在校内各类科研开发工作室进行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科技开发工作室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专业老师既是项目实训教师,也是企业项目经理,既要带领学生参与项目开发与社会服务工作,也要为企业负责承担项目开发任务。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学校自身的特点,引入企业资源,校企共建满足当前的社会生产、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的第一线要求的实训基地,并建立仿真甚至真实的职业生产环境。

2015年9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学工厂”模式,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不仅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效果,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更是为当下全域城市化进程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猜你喜欢

全域工厂实训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