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外科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

2018-11-28曾春兰李莉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34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性皮炎白蛋白

曾春兰 李莉(通讯作者)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重症监护一区 广东 广州 510000)

失禁相关性皮炎是指皮肤长时间暴露于粪便所诱发的皮肤刺激性炎症,以皮肤糜烂和红斑为主要临床症状[1]。由于心外科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后入住ICU时间较长,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几率较普通病房高,使护士工作量也明显增多。要想不断提高心脏外科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必要深入分析心脏外科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危险因素并做好预防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心脏外科ICU中失禁相关性皮炎高风险患者共80例进行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所有患者于我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进入心脏外科ICU进行术后监护。纳入条件:(1)入科时间不低于72小时,入科时皮肤没有损伤,临床表现为术后开始给饮食之后均有出现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全部患者都有导尿管留置的情况,不存在漏尿的现象。(2)年龄在50~75岁之间。(3)辅助呼吸时间超过48小时,活动受限时间较长。(4)所有患者都有经胃管鼻饲流质饮食。在80例心脏外科ICU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59.77±15.61)岁。

1.2 方法

对患者性别、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组织缺氧、发热、昏迷和失禁相关性皮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若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小于35g/L,可以诊断为低蛋白血症。38.5摄氏度是分界体温,且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小于80mmHg[2]。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诊断标准表现为大便失禁所引发的会阴或者是附近部位的皮肤出现皮疹、水肿和发红等现象[3]。

护理工作人员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状况实施风险评估,对危险因素予以及时发现,并与医生配合采取治疗与护理措施[4]。在护理中,应尽量避免刺激性尿液与粪便和皮肤接触,也可以使用皮肤保护剂对患者皮肤进行护理。另外,要对患者排泄的情况与失禁几率给予关注,有必要还应及时告知医生对治疗方式进行调整,并强调增加腹泻风险系数的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的心脏外科ICU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21.0软件处理,且各临床因素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单因素联系的分析要行卡方检验,多因素联系的分析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2.结果

2.1 单因素

在入选的80例心脏外科ICU失禁相关性皮炎高风险患者中,患有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患者有50例,发生率是62.5%。在单因素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到,心脏外科ICU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组织缺氧、发热与昏迷等都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存在一定的联系,如表所示。

表 心脏外科ICU患者和失禁相关性皮炎间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在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进行分析,以35g/L为分界标准,小于35g/L的患者62例,不低于35g/L的患者有18例。在小于35g/L的患者中,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有30例,在不低于35g/L的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有4例。χ2=3.9080,P=0.0480,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2 多因素

以为参考标准,对表1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即血清白蛋白水平、组织缺氧、发热与昏迷,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就是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组织缺氧、发热与昏迷。

3.讨论

失禁相关性皮炎是ICU患者常见的皮肤性问题,一般情况下,ICU患者中患有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比重达到46~54%,比普通病房与其他的护理机构都要高[5]。特别是主动脉夹层术后,会带来较大的创伤,而且患者术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不高,不具备较强的皮肤自我修复的能力,所以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几率也更高。患者在行主动脉夹层术后以后,会出现发热与缺氧的症状,导致组织的消耗量明显增加,而且局部能量和氧供给不达标,对组织耐受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人在正常状态下,其皮肤表面是弱酸性,能够有效地抵御外界危害[6]。如果是水样便则呈现为碱性,使得皮肤表面酸碱平衡状态被破坏。与此同时,水样便当中的活性酶含量也远远超过成型粪便与稀便,使得皮肤的角质层保护功能被严重削弱,进而增加了患者患有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几率[7]。

失禁相关性皮炎会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带来不利的影响,且压疮的发生风险较高,甚至会对患者术后预后效果产生负面作用。患者在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以后,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会明显增加,也很容易诱发护理安全事故。针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而言,预防要比治疗更重要。

根据以上研究分析总结了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制定了必要的预防护理措施:

3.1 在围手术期要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有效地保护,确保术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储备量充足,术后根据需要适当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每日抽血查血生化项目,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3.2 保持患者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不低于80mmHg,以免细胞出现缺氧的情况[8]。术后患者定时复查动脉血气分析,带呼吸机的患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按需吸痰。撤除呼吸机后的患者给予中至高流量吸氧,注意做好气道湿化。

3.3 通过留置可测温尿管持续动态检测患者体温情况,控制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之内。对于术后发热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包括冰敷、使用降温机等物理降温,或应用药物治疗控制体温[9]。

3.4 术后患者活动受限,要定期翻身,每日做好生活护理、会阴抹洗,排便后及时使用3M干洗洁肤液擦洗会阴,以免刺激物与皮肤长时间接触。

3.5 对于已出现大便失禁(24小时内排便次数>3次)的患者,应使用造口袋收集大便,预防肛周/骶尾部皮肤破损。贴造口袋前,在造口袋黏胶底盘剪合适的中心孔,一般为20~40mm,开口处夹好。肛周皮肤均匀喷3M液体敷料,待干后黏贴造口袋。若造口袋保留效果欠佳,则要在直肠内部留置导尿管作肛管或留置大便失禁管理套件,尽可能避免水样便和皮肤之间的接触。应当注意的是,若采用这种方法,要将导尿管水囊定期放开,以免水囊对肠黏膜造成长时间地压迫。

3.6 如果患者已经患有失禁相关性皮炎,那么在对其皮肤进行清洁的同时,还应当使用造口护理粉用于局部,同时使用水胶体敷料或3M液体敷料皮肤保护膜[10]。

3.7 使用3M液体敷料的注意事项有:保证3M皮肤保护膜均匀喷洒于与患者距离10~15厘米的位置,半分钟后喷膜干燥,必要时可重复2~3次。如皮肤有皱褶或皮肤相互接触时应分开皮肤接触面,均匀喷洒,待干后恢复自然位置。如皮肤潮红或起预防作用时只需在清洁皮肤后喷皮肤保护膜即可。

综上所述,我国尚未具备完整且统一的失禁相关性皮炎防治指南,所以要想有效地规避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风险形成正确地认知,并综合考虑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和本科室护理特点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进行必要的防治。在以上研究过程中发现,心脏外科ICU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组织缺氧、发热与昏迷等都和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借助合理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机率。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性皮炎白蛋白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小切口在成人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痒,痒,痒——说说异位性皮炎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