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疗效

2018-11-28蒋波李弈何军慧

医药前沿 2018年34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蒋波 李弈 何军慧

(四川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200)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该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中,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该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案,但选择何种髋关节置换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本文主要对比分析我院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进行如下报道。

1.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78例,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划分为全髋组、半髋组,各39例;全髋组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为61~76岁,平均年龄(69.86±1.25)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伤11例、摔伤17例、重物砸伤6例,其他5例;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为61~75岁,平均年龄(69.13±2.14)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伤13例、摔伤16例、重物砸伤6例,其他4例;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 方法

1.2.1 半髋组 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取患者侧卧位,患侧朝上,常规消毒后在患侧髋关节后外侧行一个切口,逐层切开关节囊,对于有关节囊增生的患者,可适当切除;切除股骨颈,并保留1~1.5cm长的股骨矩,采用股骨头取出器将股骨头取出,股骨颈远端扩髓,安置股骨柄及股骨头试样,复位髋关节,并判断髋关节的活动度、下肢长度、人工关节稳定程度满意后,取出试样,冲洗髓腔后置入适合的股骨柄,安置双极股骨头假体。最后复位髋关节,再次判断髋关节的活动度、下肢长度、人工关节稳定程度。

1.2.2 全髋组 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取侧卧位,患侧朝上,常规消毒后在患侧髋关节后外侧行一个切口,逐层切开关节囊,切除股骨颈,并保留1~1.5cm长的股骨矩,采用股骨头取出器将股骨头取出,清理髋臼、唇、盂剩余的关节囊,并采用髋臼锉磨削髋臼,髋臼试模测量髋臼大小后,冲洗骨碎屑后将大小适宜的髋臼假体及衬垫置入。股骨颈远端扩髓,安置股骨柄及头试样,复位髋关节,并判断髋关节的活动度、下肢长度、人工关节稳定程度满意后,取出试样,冲洗髓腔后置入适合的股骨柄,安置股骨头假体。最后复位髋关节,再次判断髋关节的活动度、下肢长度、人工关节稳定程度。

1.3 效果评定

对比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同时,与术后3月、6月、12月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法(Harris)对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患者关节功能越好;并于12月随访结束后,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治疗的疗效:其中,90分及以上为优,8~89分为良,70~79分为可,不足70分为差;优良=优+良[2]。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频数(n)与百分比(%)用于表述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述计量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时,方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全髋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半髋组对比(P<0.05),但两组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对比(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s)

平均住院天数(d)全髋组(n=39)135.69±2.57607.59±15.35 2.64±0.62 11.26±1.25半髋组(n=39)101.46±4.84578.69±14.95 2.98±0.35 10.49±1.37组名 平均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早期下床活动时间(d)

2.2 对比两组各个时间段Harris评分

随访3月、6月、12月后,全髋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半髋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各个时间段Harris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各个时间段Harris评分(±s,分)

组名 随访3月 随访6月 随访12月全髋组(n=39) 73.69±1.52 79.85±1.62 84.56±1.35半髋组(n=39) 68.79±2.34 71.46±2.58 76.46±2.59

2.3 对比随访12月后两组优良率

全髋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半髋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随访12月后2组优良率(n)

2.4 对比两组随访后并发症发生率

全髋组仅出现1例髋部疼痛,并发症发生率2.56%;半髋组出现1例脱位、4例髋部疼痛、2例假体松动、1例深静脉血栓、1例下肢不等长,并发症发生率23.08%,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髋组(P<0.05)。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极易影响到股骨头的血供,加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骨质疏松、固件软组织薄弱等,因此,采用保守治疗、常规内固定的疗效不太理想[3]。髋关节置换术能够促进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进而避免了因长时间卧床而引发的并发症;但选择何种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仍存争议。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操作比较简单,且手术时间短,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但此种置换方式极易出现髋部功能的受限,髋臼关节骨质磨损,严重者还会引发股骨头中心性的脱位,最终影响到患者生存的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精确匹配髋臼与假体股骨头,并降低摩擦系数,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寿命较长;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创伤较大,对术者的要求较高,且还需患者具备较强的手术耐受力[4]。本次研究中,全髋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半髋组对比(P<0.05),但两组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对比(P>0.05);证实,随访3月、6月、12月后,全髋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半髋组(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髋组(P<0.05),与陈炎城等[5]研究结果接近。

综上所述,半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效果相当;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远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因此,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前,须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实际病情等,进而选择适宜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术。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