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研究

2018-11-28陈明月洪梅

医药前沿 2018年34期
关键词:微量肌酐白蛋白

陈明月 洪梅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均带来巨大威胁。高血压危害人类健康主要通过对靶器官的损害,如心脏、脑、肾、全身血管系统,导致重要脏器功能失常。高血压损伤最严重的器官是肾脏,Perera等[1]试验表明,患高血压15年的人群中,约42%的肾脏会发生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检查与识别靶器官损害,特别是早期靶器官损害对判断高血压的危害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UACR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在指导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7月—2018年9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247例患者。排除(1)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2)明确或高度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3)肝功能和(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4)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5)3个月内外伤、手术患者。依据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177)和对照组(n=70),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安静状态下,不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诊断为高血压;其中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1级,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2级,≥180/110mmHg为高血压3级[3]。统计显示高血压1级组(n=21)、高血压2级组(n=71)、高血压3级组(n=85),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BMI等,同时测定各组患者的血脂[TC、TG、LDL-C、HDL-C、Lp(a)]等生化指标。

1.2 方法

所有患者留取清晨首次尿液,送至我院检验科,统一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酶促动力学法测定尿肌酐,并计算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别比较各组及各亚组之间患者UACR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每组数据分别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数据的比较用t检验进行;多组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总体率或构成比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为α=0.05,定义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2.1.1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患者血脂[TC、TG、LDL-C、HDL-C、Lp(a)]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s)

项目 对照组(n=70) 高血压组(n=177) t值 P值年龄 62.11±12.43 63.10±12.92 -0.550 0.583 BMI 24.50±3.08 25.37±3.35 -1.877 0.062 TC 5.40±10.20 4.60±4.43 0.867 0.387 TG 1.55±1.00 1.78±1.49 -1.20 0.232 HDL-C 1.26±0.39 1.20±0.33 1.28 0.203 LDL-C 2.52±0.83 2.65±0.78 -1.2 0.231脂蛋白a 181.57±231.21 168.97±205.54 0.419 0.676

2.2 各组UACR的比较

2.2.1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UACR比较 高血压组UA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UACR比较(±s)

表2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UACR比较(±s)

项目 对照组(n=70) 高血压组(n=177) t值 P值UACR 9.36±24.89 27.18±64.80 -2.86 0.005

2.2.2 高血压各亚组间UACR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高血压2级患者UACR高于1级患者,高血压3级患者UACR高于2级患者,高血压3级患者UACR高于1级患者。见表3。

表3 高血压各亚组间UACR比较(±s)

表3 高血压各亚组间UACR比较(±s)

注:a)与高血压1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与高血压2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组别 例数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总数 177高血压1级 21 7.71±7.96高血压2级 71 14.63±18.45a高血压3级 85 32.12±60.62ab

3.讨论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指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0%,城市为42.51%,心血管病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4]。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2017年长城国际心脏病分会上介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有2.5~3亿。

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死亡原因关注较多的主要是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所致肾功能损害而死亡的患者也逐年增加,临床上对肾功能的监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常用于检测肾功能的指标主要有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而一般上述指标在肾功能损伤早期可正常,在晚期出现肾实质性损害时才出现异常,且可受到性别、年龄、体重及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对肾功能评价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不高。因此,寻找更为敏感、特异、简便的标志物对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是临床上用于监测早期肾功能的一种方法,具有快速、简单、方便、精确的特点,临床上能作为监测早期肾损害指标[5],能代替二十四小时尿蛋白定量的传统检验法[6],具有超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高血压严重程度的评估及预后提供了参考[7]。国外相关研究[8]也显示了尿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及冠心病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UACR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高血压级别越高UACR越高,UACR水平反映了高血压引起早期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高血压级别的高低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呈正相关性,能够反映高血压引起早期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严格控制血压水平对延缓早期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微量肌酐白蛋白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