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传统文化”融合时代的发展研究

2018-11-28

文学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跨界中华民族融合

王 丽

纵观这几年,网络化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一个新名词“互联网+”出现了。这种融合创新的新型思维模式推动了很多领域、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互联网是整个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工具。创造型、创新型的发展模式共同形成了平等交互的新型战略。“互联网+”的这个概念,从前几年被提出来之后,对世界上的各行各业的转型和创新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传统行业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大,让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跟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国家5000年来的优良传统文化也深深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软实力,因为只有文化得到了发展,这个国家才能有所前途,国家才能国泰民安。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不仅体现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上,主要还是体现在以传统文化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上。现阶段我国的外来文化逐渐步入,在互联网的这个时代,新媒体和新技术一直在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所以现阶段我国很急迫的需要进行转型。随着“互联网+”的这股浪潮,我们应该突破传统的思维和传统的思想,好好的分析一下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需求。通过“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新思维、新模式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和社会的各个行业进行互相融合、互相发展、互相创新,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姿态伫立在世界之巅。

二.“互联网+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

1.“互联网+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现阶段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很需要一个途径,那么网络是发扬我们国家优良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共享的社会,我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来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在一定要结合“互联网+传统文化”的相关思维,通过电子计算机、新媒体信息手段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现代的社会。让现代化的社会各界能够融合到一起去,创造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让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分布式”地扩散在我国的每一个角落,推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网络化的平台上绽放光芒。

2.“互联网+传统文化”能够创新协作、互惠共赢

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都存在于互联网之中,都想要相互去融合。但是由于某些资源短缺和某些产业结构不同,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来阻碍这些跨界融合发展。同样的道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阻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索,想办法将“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思维和结构进行应用,让“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思维传播到社会中,让整个社会的各界组织都能实现共享资源、互惠共赢,让这种新型模式成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扩展传播交流的覆盖程度,让传统文化和各行各业都融合在一起,一起提炼出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3.“互联网+传统文化”能够让更多人去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的社会,现阶段互联网能够实现人人互联、互通。在这个网络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减小。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我国老百姓的阅读模式也随之改变,由传统的阅读模式转变成了现代化的阅读模式。所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通过“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思维迅速的、广泛的向世界各地进行传播。让每个国家都能了解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走出去。

三.我国传统文化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外来文化的冲击

现如今我国传统文化一直被外来文化所冲击。比如我国的传统节日也一直在被国外所争夺。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甚至于影响到了整个传统文化的结构和模式。对于中国人民来讲,随着外来文化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忽视了我们中国的本土文化。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年轻人来讲,非常崇拜国外的文化,而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很冷漠,这就导致了全中国极大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比较低。

2.传统文化的宣传途径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新媒体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数字化阅读模式也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身边。随着现代智能手机的发展,报纸及书籍的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欢在手机上阅读相应的文章,喜欢通过手机来看新闻、看视频,所以移动阅读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传统文化的宣传并没有跟随这一趋势而发展,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关注不到传统文化,也就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于现阶段的传统文化宣传来讲,大部分都是采用纸质书籍、画册或者报纸画来传播,非常不符合现阶段的数字阅读模式。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导致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办法与现阶段的“互联网+”时代进行接轨。

3.新媒体技术应用不充分,没有合适的传播平台

现阶段我国各项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我国在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比赛、讲座、表演等宣传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仍然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应该积极融合现代手段,采用网站、微信等线上的平台来进行。但是无论是互联网线上还是互联网线下的传播都属于一种单向的推广方式,这种推广方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其传播载体、途径比较单一,让这些传播的碎片很容易就消失在互联网的“大海”当中。因此,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应该搭建相应的交互式平台,将资源进行整合,采用人文共享的方式,做成长效的宣传服务机制和宣传服务体系。

4.社会资源的参与性较差

现阶段想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主要还是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地点来进行了解。但是这些场馆的建设基本上都是以政府为单位的,均是以政府为中心进行主体发展,最终导致政府独大的局面。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全民性的活动,其主导者应该是老百姓,而不是政府,所以政府以及其它的社会组织应该让老百姓主动参与到其中去,才能够更好促进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互联网+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新方式

1.采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创建相关的机构统筹协调

对于政府等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各项组织来讲,应该广泛参与整合相应的资源,创建互惠共赢,互助互补的机构和跨界融合的管理机制,成立相关的政府部门,引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最终形成政府引导、文化部门主管调控、社会的其它各个行业及老百姓相互配合的长效机制,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跨界融合有一个机构来支撑。

2.利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创建社会参与平台

主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创办一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跨界融合的协作平台,通过整个平台来调动各方的协调、组织、实施等工作的相应对接,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跨界融合当中的人物、事物进行有机的整合及合理的配置。同时运用智能信息化的相关手段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的相应方法进行推进,整合相应的数据,能够及时响应判断决策和行动,能够保障整个融合工作的实效性,从技术层面给予“互联网+传统文化”跨界融合的有力支撑。比如在前几年创办的“中国文化产业项服务平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个平台能够让政府文化、企业和金融等方面的机构进行融合,通过相应的系统对某些企业项目的数据进行非常精确的分析,能够让文化产业项目顺利进行。

3.利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升级传播平台

要以“互联网+” 的思维模式,将传统文化的科技系统、其它系统等进行跨界的融合,创造出一个资源共享化的全国性的文化传播平台。通过各种公共途径和新媒体的方式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推广做传播,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广要积极创新,扩大影响力,促进融合,共同发展。

4.“互联网+传统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1)“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内容会大众化。互联网是一个发展迅速的网络,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欢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推广自己的产品,比如网络文学小说、网络微视频、情景剧等文化产品,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发展会打破古老模式,会丰富相关产品内容,也会更好配合用户,更好的融合。

(2)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案例出现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案例层出不穷,比如“互联网+国学产品”、“国医堂”(中医网络服务)、“诗词中国”、“连锁中医馆”等。这些产品融合了互联网和传统文化,为国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会越来越多。

五.结束语

本文笔者主要根据我国现阶段“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互联网+传统文化”的融合模式进行了探讨,随着现阶段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的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相互融合,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传统文化”将会融合时代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统筹协调,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跨界中华民族融合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融合》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