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美术类院校双语教学研究

2018-11-26郭小冬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双语教学

【摘 要】 美术类专业院校实行双语教学是符合国际化背景下,美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认为开展双语教学应做好双语课程建设:要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模式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策略的改善及双语课程的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实施。要本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逐步建立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双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 美术类院校;双语教学;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作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2004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也对“双语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将双语教学作为课程建设的评估内容之一。高等美术教育领域也逐渐重视双语教学的规划设计与开发。

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是指在专业语言课以外的课程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Walker,1979)。双语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直接用英语思考的能力、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能力和提高参与国际专业领域交流的能力。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如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美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是摆在美术类高等院校面前的一大挑战。而双语教学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是解决国际化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这是外语教育深化素质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外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

新时期我国高校美术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这样才能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美术交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美术专业人才。这一背景下,高等美术类院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就变得非常必要。

二、美术专业双语课程建设的内容

1、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的准确与否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美术专业双语目标应遵行两个原则:一是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美术专业人才;二是培养具有英语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等美术院校应根据这个目标,开发适应本学校特点的双语课程。

2、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双语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开发的前提。目前国内高校美术类双语教材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国外本专业的原版教材;二是授课教师根据需要自行编写合适的教材。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材编写应依照如下原则:可根據国外原版教材编写,但要根据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一定要确保教材内容的权威性与准确性,英语的地道性。 还可以以一本原版书为主,授课教师根据需要,在网上搜集专业素材,作为活页发给学生作为补充材料,也可以与中文专业书籍对照使用。

3、选择适合美术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

(1)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与特点。古广灵和黄建传等总结有:①全外型。外籍教师(或本国教师)+外文原版教材+英语讲授,对师生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是高层次的教学模式。② 混合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同时使用汉语、外语双语讲授,中外文比例视学生接受程度而调整,一般分为三个层次:A. 本国教师+外语+汉语讲授;B.外籍教师用外语讲授+本国教师用汉语讲授;C.外籍教师主讲+本国教师为助教。③半外型。课堂用语、专业词汇以外语为主,可用汉语解释,重难点的讲解中外语交替。本国教师+外文教材+汉语讲授。可作为双语教学实施的初级方式,适用于外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双语教学可先选用半外型,然后随着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逐渐向混合型、全外型过度,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双语教学模式选择要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可以在个别有条件的专业先行试点。比如史论专业的《西方美术史》课程和设计专业的个别课程。史论专业的学生入校时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高,英语程度普遍较好,该专业教师有博士学位的较多,教师英语水平较高,有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而且史论专业对学生外语能力要求也较高,学生要能阅读专业原版书籍,查阅英文资料,适合双语教学的开展。设计专业属于从西方引进的学科,是中西合璧的新专业,该专业的独特性在于相当多的教学内容借鉴西方艺术院校的原版教材及教学经验,其设计理念与创作思维方式来自于西方,只有了解西方设计中的文化与审美的本源,才能读懂西方设计作品。双语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得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使其具有国际竞争力,成为国际顶级的设计师。

还有像油画专业、版画专业、影视动画专业、雕塑专业,这些专业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项目很多,每年都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开工作坊、办讲座和展览等,学生参与本专业国际学术活动的机会多,对其提高外语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在这些专业的个别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试点是比较合适的。

②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应与教师队伍的配备情况相符。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双语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的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既可以充分理解并运用原版外语教材,把握专业前沿,还要具备探索研究的能力。要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校方要从多方面着手组建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年龄梯度合理的双语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使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逐步从少到多、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前后衔接,逐步建立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美术专业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③创建个性化双语教学模式。专业至上,因材施教是双语课教学的原则。双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分层次开展。如西安美术学院,在大学一年级,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将110分以上的学生分为A级班,其余学生为B级班,实行动态管理模式,即A级班的学生若在一年的学习后,表现下降即分回B级班,而B级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升入A级班。A级班可适当安排一些通识类的美术双语课程,如《美术鉴赏》、《西方美术史》,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外语能力都会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美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4、双语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高等美术院校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①引进英语能力强的美术专业人才,包括具有海外访问学者经历的教师,海外留学的专业教师。②培养青年专业教师,给他们创造条件,增强他们的外语能力,包括给他们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或定期举行语言培训班,鼓励他们参加国际研讨班或国际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成为英语、专业能力都强的双语教师。③ 培养外语专业的青年教师,给他们提供美术专业考研或进修的机会,使他们有能力胜任一些美术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尤其是美术专业类院校,应该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打破专业限制,培养跨学科的教师队伍。④ 可采用师资优化整合的方式,解决双语教师匮乏的问题。即美术专业教师与外语专业教师二者结合,由美术专业教师主讲,外语教师参与教材建设、教学资料编辑等文案工作,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可以缓解短时期内双语教师不足的问题。

5、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双语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与教学法的改革同步进行的。高等院校十年的双语教学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反馈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符合双语教学要求的好的教学方法。

(1)美术专业的双语教学可采用一课一专题的形式。授课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将专业理论知识以专题的形式开展教学,既可以突出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安排,双语教学以专题为中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功能,以学习为中心开展互动式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兴趣。理论讲授可依据学生接受程度采用中英文配合的方式开展,而实践本分鼓励学生用英语来表达。

(2)对于一些产生于西方的专业术语,可采用英汉互译方式。对反映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艺术原创概念,国际通用的专业理念,可采取双语解析和对照式解读。对于学习重点、难点,可适当采用汉语讲解或者先用英语,再用汉语解释的方式开展教学。应注意学生的英语水平,分阶段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

(3)部分专业的双语课程,可结合“工作室制”开展,实践有利于专业理论的理解,如专业作品分析,双语教学使学生能依据具体的作品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拓宽思路,激发原创力。

6、建立科学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改革也是双语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首先,双语教学的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专业的学习与提升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要依据,考核的是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参与学术交流、提升专业水平的能力。其次,建立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创作和设计能力的前提下,通过课堂参与、阶段小作业、结课大作业,把英语的听说读写渗透到专业知识学习的各个环节,综合计算学生的课程成绩。最后,评价机制还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既要面向全体,也要兼顾学生的差异。即教師要建立学生档案,以学生的初始水平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习是否取得进步为考核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培养具有实际英语能力的复合型美术人才的根本目标。

三、结论

美术类专业院校实行双语教学是符合国际化背景下,美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开展双语教学应做好双语课程建设,要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模式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策略的改善及双语课程的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实施,要本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逐步建立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双语教学体系,从而为我国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输送高质量的美术专业人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9]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高兰凤,双语教学下国际多元文化外语人才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195-196.

[3] 王愉,龚小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5.79-81.

[4] 李俊雁,高校双语教学模式评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8.128-130.

[5] 冯小舟,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双语教学的困境及改革发展之路[J]. 科技文汇,2017.11.20-22.

[6] 春光,从通用英语到双语教学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133-135.

[7] 黄安余,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郭小冬,女,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讲师.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双语教学
“产业计划”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导游》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