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对策

2018-11-26李帛彧强巴央珍范恺黄婉薇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李帛彧 强巴央珍 范恺 黄婉薇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缺失的原因,探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途径: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完善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机制建设。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凝聚全国各族儿女的精神支柱,也是连接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社会的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及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具有思想道德教化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精神载体,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其能更加适应社会,有利于实现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将大学生的思想赋予时代气息,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实现,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重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本研究参考李爱萍编制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现状》问卷,随机选取西藏大学400名本科师范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56名,女生215名;藏族230名,汉族132名,其他9名。回收有效问卷371份,有效回收率为92%,采用SPSS2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舞台上的体现,同时也保留了各个民族独特的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精神地位。[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儿女祖祖辈辈继承和弘扬优越的、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通过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倡公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源源不断的精神内涵。在任何时期的社会意识中,都紧紧联系着历史的社会意识,它以社会现存的思想基础为出发点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适应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内涵深厚的理论依据,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力量。孔子的弟子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主张将道德与治国相结合,把传统的道德思想提升至治国安邦的层面。这需要大学生紧扣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升自我修养,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思想,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2、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如哲学、教育学、医学等多领域学科知识,这些都能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同样,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提高大学生明人伦、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可以增强自身修养。其核心是倡导治国平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不惧危难,勇敢拼搏的精神支柱。其次是培养严格律己的自省方法。“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自省是增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也是个人严于律己、自我批评的理论渊源。再者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坚强不息,奋发进取的不懈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拼搏。

3、优秀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环境,也是增强大学生自身内涵修养的延伸。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校园文化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积极地发展,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努力发掘、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既在理论基础上探求,取其精华,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世代相传及富有民族特色,渗透着世代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哲理,也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强劲脉搏。党的十七大中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历史新使命。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第一,积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在继承中发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关系。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承认其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近些年,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中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有以下几点不足:

1、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普遍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是经过时代的沉淀、发展和继承起来的,它相对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根据在西藏大学的调查中,读过1-3本《大学》、《中庸》等书籍的大学生有45.3%,有35.6%的大学生从未读过。67.9%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一般。66.6%不了解孔子、老子、朱熹等为代表的学派。由此可见,如今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尽人意。多元文化的融合不仅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导致大学生出现了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相比传统文化,大学生更注重应用性强的知识。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有提及“在大学期间,最好能将本专业的知识学扎实,计算机、外语、社会技能这些在工作上都必不可少的。”

2、运用传统文化培养人才的定位不确切

高校在学生教育方面较注重理论和思维的创新性培养,大多数高校将学生专业及应用性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导致不少学生出现缺乏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过度消费、虚荣攀比、不尊老爱幼等现象。国家在倡导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高校也要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自身能力能够得到均衡发展,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在调查中,59.6%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长远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应保持在一定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开展。

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充分

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高。由于高校大学生长期受传统思想政治的教育,思维及教育模式难以得到提升,又因在大学期间没有向往高层次的文化底蕴、精神境界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不完善。近些年,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中国近代史纲要》。根据调查了解,少数高校开展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69.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设置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如《论语》、《诗经》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领域的内容比重过大,文化性的知识较少。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单一。现高校大学生主要依赖课堂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知识,缺少主动学习的探究性。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数高校都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但学生对于现代化学习缺少实用的操作性。

四、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途径

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指导思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传统文化素养。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现状的主要原因,得出以下建议:

1、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高校文化是积极落实社会优秀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校园精神内涵为底蕴,是高校长期办学以来所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4]校园文化在对大学生教育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社会传递积极的正能量。第一,建设优良的校风。有效发挥文化育人的校园气氛,激励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为人处世及学习作风,有利于优秀文化在校园间传播。第二,培养艰苦奋斗的学风。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影响其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要倡导大学生拥有刻苦钻研、勤奋踏实、坚持不懈的学风。第三,提高教师的道德文化素养。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严格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作风,以自身的行为和品质影响学生。

2、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断动力,充分发挥其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第一,使传统文化充分融入教材。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三观、认识事物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课程。高校可根据地方文化对思想政治课本进行調整,使其增加针对性和独特性,让学生接触到充满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为原有的思想政治教材增添具体实践。第二,使课堂增添传统文化气息。课堂是大学生获得知识及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应注重教书的方式,在教授知识点或社会热点话题时主动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积极调动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第三,使社会实践赋予传统文化色彩。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应经历的理论实现。高校可依托当地传统文化机构,组织开展大学生了解、体验传统文化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育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3、完善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机制建设

高校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各个阶段各学科课程设置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5]高校应落实相关文件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入课堂的力度并健全相关制度,鼓励高校积极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学校管理机构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结合实际制定灵活多变的地教学内容及方法。其次,完善执行体系。高校教务处、科研处、思政部及相关部门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形成逐步健全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第三,建构评价和指导机制。在实施教学任务后按照科学的评价标准及时地做出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1-29(07).

[2] 姬汝茂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09.34.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4] 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5]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

李帛彧(1997—)女,陕西西安人,西藏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教育学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学前教育的研究.

强巴央珍(1986—)女,西藏拉萨人,西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的研究.本文通讯作者.

范 恺(1997—)女,河北邢台人,西藏大学教育学院2016级教育学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学前教育的研究.

黄婉薇(1995—)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